|
何建华
11月19日早晨8点,北京朝阳区中石油双桥加油站,张先生给自己的出租车加满93号汽油、交了200元钱后,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这油价如果再不降,那北京的出租车也够呛了。”毫无疑问,近期出现的重庆、三亚等地出租车罢运事件,与高油价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分不开。“国内成品油价格为何不能和国际接轨,到底难在何处?”张先生不解地问。
北京时间11月18日凌晨,纽约商交所12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跌2.09美元,至每桶54.95美元,跌幅3.7%,创下2007年1月29日以来的收盘新低。国际油价自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来,已经累计下跌了62%。
“美国汽油价格大幅回落,意味着现在中国车主们所支付的汽油价格要高于美国车主。”这是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20日对中国油价的评论。 近1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纽交所原油结算价从7月11日起持续下跌,各国油价跟随国际形势,迅速作出调整,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上周(11月10~16日)下降6.08美元,降至每桶50.75美元。至此,欧佩克油价已连续7周下跌。而中国油价面对民众日渐高企的呼声却“固执”地按兵不动。
面对各国油价跟随国际形势,迅速对油价作出调整的局面,中国除中石油与中石化外,国内加油站纷纷掀起降价潮,有关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呼声日益强烈。在张先生看来,国际油价涨我国应该涨,而国际油价降,我国也应该降,张先生的说法代表了众多消费者的利益。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造成滞后定价、油价倒挂两大弊端,是中国成品油价格不能接轨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