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银行缘何“逆风”增持建行股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9日 01:55  金融时报

  记者 李文龙

   

  非但没有如市场预期大规模抛售建行股票,反而决定进一步增持建行股份,近日美国银行的这一动作引起了市场的一片惊诧。根据建行公布的信息,建行日前已收到美国银行的通知,美国银行将根据与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于2005年6月17日签订的《股份及期权认购协议》行使认购期权,从汇金公司购买19580153370股建设银行H股,美国银行持有的建行H股股份数增为44713127716股,占该行已发行股份总数的比例将达19.13%。

  此前,不少人认为10月27日,美国银行持有的建行191亿股限售股解禁时,美国银行将通过对建行股份的“减持+行权”来获利。建行“贱卖”,美银“套利”,将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这也是前一段时间“贱卖论”者的主要论调。但美国银行并未如市场和媒体预测那样抛售建行股票,炒作“贱卖论”者一时噤若寒蝉。

  在第四季度银行外资股解禁大潮来临时,市场曾一度担心深处金融危机水深火热中的外资银行会集体抛售所持中资银行股票,A股的银行股将会面临极大压力。但事实却是,不仅仅是建行,其他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外资股东均未大规模抛售中国境内优质的金融资产。8月18日,汇丰银行持有的交行18.60%的H股率先解禁。但汇丰明确表示,不会减持交行股份,相反,还将在合适的时机继续增持交行股份。近期,中国银行的战略合作伙伴——苏格兰皇家银行因无法承受次贷危机造成的巨额亏损而告急,已紧急向英国财政部求救。但苏格兰皇家银行高层于7月表示,无意出售持有的中行股份。

  在仍旧蔓延的金融危机中,国外银行业人人自危,面临流动性危机的银行纷纷求助于政府救市,那为何不选择将中资银行股套现以挽救自身危局?例如美国银行反而“逆风”购入建行股份呢?

  专家分析,美国银行没有减持建行股份的原因是其没有补充流动性的压力。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国银行所受冲击较小,同时,美联储给其注资150亿美元,通过发行累计优先股筹集100亿美元资本金,缓解了美国银行的流动性压力。而美国银行如在持有建行限售股解禁当日行权,增持的行权价大约是2.80港元,建行H股当日收盘价为2.62港元,盘中一度降到2.5港元左右。不但无法实现“贱卖论”者所说的“无风险套利”,反而将形成亏损。

  有分析师认为,如果说美国银行之所以不愿抛售建行股票是因为做的是亏本买卖,那么继续增持建行股份则是出于看好建行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受金融危机之累的海外股东尽管资金紧张,但中资银行经营业绩稳定,仍然是外资股东投资的亮点,外资行不会轻易放弃在中资行所能得到的收益。

  事实上,在国际金融形势剧烈动荡的情况下,尽管经营业绩有所下滑,但国内银行业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势头,相对于风雨飘摇的外资银行经营较为稳健。公告显示,前三个季度,建行净利润为842.67亿元同比增长47.58%;每股盈利为0.36元,同比增长44%。

  “三季度,建行经营业绩仍然很好,增长速度居同业前列,总体看,建行仍然是国内最具投资价值的商业银行。”建行高管在公布三季度报告时指出。今年10月24日,建行宣布分派今年上半年股息,每股分红0.1105元人民币(含税),美国银行持有的191.33亿股的分红就超过21亿元人民币,折合3亿多美元。“无论是从持股所获分红还是投资收益角度来看,美国银行大规模抛售建行股份的可能性都不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

  此外,市场人士分析,作为建行的战略合作伙伴,美国银行已经把投资建行视为其在亚洲的重要发展战略,双方成为紧密共同体,从而更加注重建行的长期投资价值。几年来,围绕建行的发展战略,双方已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个人银行业务、全球资金服务、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战略协助与合作。据建行统计,仅今年以来就与美国银行合作实施了13个战略合作项目、11个经验分享项目和7个咨询项目,合作领域涉及零售业务转型、金融租赁和信用卡等方面。其中,美国银行作为美国零售银行领域的最强者,给建行增加零售业务实力、提升经营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为防止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我国已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的市场环境也将随之好转。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并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为银行业经营带来了新一轮良机。业内人士分析,在这种趋势下,像中资银行这样业绩优异、发展潜力巨大的投资对象外资银行很难再找到,因此外资股东对于中资银行股份的减持将会更加谨慎。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