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热评金融新政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重在落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5日 02:57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唐 玮 北京报道

   11月13日新公布的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8.2%,较上月11.4%下滑了3.2个百分点,创14年来最大下滑幅度,10月份M2已是连续五个月回落,再一次证明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不再拘泥于小步减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1月9日,央行宣布取消贷款额度管理,同时,10年来首次采用了“适度宽松”的口径。

   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们认为,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未来大有可能继续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步伐放缓,尽管这些政策效应可能要到2009年年中才能显现,但这将保证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各商业银行也将大力扩大信贷规模,但依旧会实行“有保有压”的方针,避免不良贷款的反弹。但专家建议应“快松”,一次降息的幅度应大一些。

   11月13日,央行3个月央票对应收益率大幅跳水81个基点至2.0156%,跌破了前一交易日财政部发行3个月国债2.02%的收益率,且低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线。这一公开市场操作结果再度激发了市场对央行将于短期内再度降息的预期。

  货币政策大转向

   “不是我不明白,无奈世界变化快。”用这句俗语来形容今年的经济环境并不为过,之前的货币政策显然不合时宜。

   2006年4月开始的紧缩政策,在2007年发挥得淋漓尽致,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定调,结束已实施了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经济过热现象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上半年,央行又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而现在,大量企业倒闭,出口堪忧,经济下滑,这些耳熟能详的字眼被冰冷的数字再一次证明:刚公布的10月份工业增加值创1995年以来正常月份中相邻两月最大跌幅,完全跌入到了1997-2003年那段通货紧缩时期的工业增长水平。主要原材料和能源生产均自7月份之后快速下跌,粗钢生产跌入12年来最低水平;发电量也大幅低于历史均值。

   于是,经济刺激方案出台,货币政策转向。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对本报记者说,两个月内三次降息,对冲操作减少,包括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明确传递出了放松货币政策的信号。现在,最重要、最具约束性的因素——商业银行信贷额度已放开,明确转向。“当然,即使在年底前所有的重要政策都已到位,政策效应的充分显现也要到2009年年中。”

   央行也高调地解读了此次宽松货币政策的内涵。央行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将指导政策性银行在年底前再追加贷款1000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及农副产品收购;鼓励商业银行对年底前1000亿元中央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贷款。预计今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超过4万亿元。

   除此之外,央行还要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大幅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除停发3年期央票外,1年期和3个月期央票发行频率也已降低。此外,针对存款类金融机构新推出短期招标工具(TAF),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进一步改进中央银行金融服务。

  信贷开闸效果待察

   央行政策开闸,各商业银行紧随其后。中国银行于11月11日就出台了10大措施,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建行提出,今年将在完成年度信贷计划的基础上,年底前增加信贷投放300亿元-500亿元。国开行也表示,要在年底前确保新增发放400亿元贷款。其他各行纷纷做出了调整。

   但还是有一种担心,一旦放开信贷规模,会否引发新一轮的投资过热,为日后积累新的信贷风险和不良贷款?

   社科院世经所副研究员张斌表示,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信贷规模增长过度,而在于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而惜贷。因为经济增长前景有着诸多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贷款时会更加谨慎,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会更加严格,不会像去年那样大规模放贷。再者,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在减弱。在“宽松”前加上“适度”的定语,就是强调信贷放松的规模不是全面放松,而是有保有压、有所选择,无需过分忧虑。

   兴业银行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经济运行是有周期的,冷热交替、周而复始是必然,问题在于,是不是为了保证未来不热,就一定要浸在冰水里面?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也表示,在信贷限制时期,该行贷款规模年增11%至12%。没有了这些限制,很可能会扩大放贷量,但贷款规模的增幅不会超过20%。

   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也表示,在落实十大措施的过程中,中行将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但交银国际的研究主管杨青丽认为,10月的金融数据显示,本外币贷款增速均低于本币增速,这是2007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表明贷款需求持续回落。如果按此速度,原定全年贷款规模可能难以实现。而年底配合政府刺激经济政策而增加的贷款,只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萎缩的部分贷款需求,不能改变贷款增速下降趋势。

  后续政策可期

   对于后续政策的出台目前并无异议,诸多专家都一致认为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尚有下降空间,且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大有可能放缓。只是建议降息的幅度应加大。

   交通银行研究部研究员陈建奇向本报记者表示,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央行还将继续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随着物价的持续回落,央行调整利率的空间有所扩大。央行降息的力度应该更大些,一次大幅降息效果可能超过数次小幅降息的效果。同时,预计人民币升值短期内也将放缓,以此缓解出口企业生存压力。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也认为,利率调整应该一步到位。宏观经济变动速度很快,利率一次降0.27个百分点,十次才2.7个百分点,这样的速度太慢。

   陈建奇还建议,相比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保增长促发展及结构调整方面将更有作为。政策方面,出口退税将继续区别调整;增值税转型在2009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将适时上调。财政支出方面,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幅度增加;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也将稳步提高。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