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缘政治新格局与中国的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彭定康(前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现任牛津大学校长)
王少普(上海交通大学环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
吴宏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叶海林(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制图/张逸俊G8主导时代结束,

  G20走上前台

  我认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还是会扮演关键的角色。但是,目前的全球金融监管机构的权力结构必须得到改变。

  很明显的一点是,这些机构目前的权力结构所反映的仍然是20世纪的力量对比。为了反映当前乃至未来的权力格局,它们应当给予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以更大的权力,让后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虽然美国和欧洲加在一起,仍然代表了全世界50%以上的经济产值,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并且将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整个世界体系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我认为,新兴经济体最终需要在最高级别的谈判桌上获得一席之地,例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坦率地说,七国集团(G7)、八国集团(G8)主导世界的日子已经结束了,现在需要二十国集团(G20)来正式管理全球经济。

  前些年中海油竞购尤尼科公司受阻等事情发生后,中国有一些情绪,这可以理解。发达国家不能指望中国给它们开出一张“大支票”,却不让中国参与政策讨论。我的印象是中国已经准备好了在国际金融事务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当然,保持自己国家的增长也非常重要,不过我觉得中国可以向IMF作出一些贡献,来帮助某些经济体走出困境,这将是全球经济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

  亚太:

  大调整带来大变局

  目前,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作为这个阶段主要标志的变化有五个方面:

  一是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的下降阶段。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内在动力之一是技术创新频率的起伏。本轮世界经济的长周期,是以信息产业的兴起为开端并进入上升阶段的,但是随着信息产业创新活动的低落,世界经济逐步进入下降阶段。目前,足以带动新一轮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技术创新还未出现,世界经济处于长周期下降阶段的状况将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二是金融资本过度的投机活动,引发金融危机。因世界经济处于长周期的下降阶段,过剩资本大量转变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特别是美国金融资本,在疯狂的逐利欲求推动下,以大量金融衍生产品进行过度金融投机,由于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和国际金融监管的缺失,最终由次贷危机而引发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货币体系动荡。

  三是新兴经济体与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的矛盾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吸纳了大量过剩资本,同时成为发达国家中低档消费品的主要提供者,并利用贸易顺差的积累,购买了大量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债券。这种经济关系,造成两种情况的发生,其一,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过度消费;其二,新兴经济体对美国等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的依赖。由于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的下降阶段以及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等世界主要消费市场萎缩,结果导致与新兴经济体的矛盾增强。

  四是美国全球战略出现新的调整。美国布什政府,特别是第一任时期,在新保守主义势力的推动下,追求美国的“绝对安全”,军事战线大规模拉长,军费开支大幅度增长,在此次美国总统竞选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奥巴马上台,对美国全球战略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五是美俄矛盾有所上升。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控制欧亚大陆,对美国维持世界霸主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美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展开,呈现两翼包抄、中间突破的态势。西面以北约为依仗,东面以美日同盟为凭借,中间则以中亚和中东地区为突破。俄罗斯作为美国以外唯一的世界军事大国,选择了“威权政治+私有制”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借助能源等优势,摆脱了因苏联解体而造成的国力大幅下滑的颓势,开始走上复兴道路,对欧亚大陆现有战略格局构成挑战。美国通过北约东扩及支持“颜色革命”,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对此,俄罗斯表示了强烈不满和反抗。美俄矛盾有所上升。

  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未来3~5年,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将呈现增强趋势。

  就机遇而言,美欧市场的相对萎缩,能推动东亚其他国家与中国进一步加强本区域多边经济与金融合作;处理得好,可促使中国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改变中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状况。目前的形势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促使国际货币体系合理改革。从更宏大的世界格局来看,目前的力量消长为中国所支持的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

  就挑战而言,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贸易、汇率、知识产权等问题上的摩擦与矛盾会有所增强。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促使国际货币体系合理改革的过程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临如何争取合理地位的挑战,这将会充分考验这些国家的政治智慧。另外,亚太地区的军备竞争可能有所发展。

  最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在困境中如何行动。众所周知,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合法性,是以其超强军事力量为担保的;在当今严重的金融危机下,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仍然会包括反恐、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重要内容;同时,如何确保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任务,在其全球战略中,会变得更加重要。这种调整,将如何进行,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需要密切观察。

  中亚:

  中国地缘战略重点

  中国目前在外交中很重要的一个考虑是周边地区,在周边地区里中亚又是重点,在中亚地区有中国切身的政治、经济利益。

  从政治方面说,中亚地区是中国西北方面的一个安全屏障,特别是在反对三股极端势力,维护新疆社会稳定方面,中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方面,中国和中亚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双方占对方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贸易额增长也越来越快。中国和中亚国家在经济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能源是一个方面,其他方面也是如此。过去能源和矿产资源在双边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大,但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农业、基础设施等非能源方面的合作也逐渐加大。所以中亚在中国对外政策中是一个优先方向。

  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关系,会受到中亚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影响,也会受到它们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影响。中亚国家过去曾经是苏联的一部分,即使在独立之后,它们基本上还是独联体的成员,是独联体框架内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成员,所以中亚地区和俄罗斯的关系不管是从历史看还是从现实看确实非常密切。

  在苏联时期,中国和中亚地区基本上是没有直接联系的,即使在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国家独立初期对中国依然很不了解,之后才逐渐和中国建立政治、经济方面的联系。所以从发展前景上看,中国和中亚地区的交往肯定会越来越密切,但是所要采取的办法和途径,需要多多考虑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中亚国家目前的一个重要发展动力是能源出口,它们走的是利用能源出口为经济全面发展积累基础的道路。过去主要出口的途径和方向是往俄罗斯或者经过俄罗斯,然后输往其他国家。然而,这些国家现在也希望在能源出口方面能够多元化,毕竟中国在地缘上就在中亚的旁边,而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今后也会越来越多,对中亚来说是稳定而且发展的市场,这是中亚地区和中国在能源方面合作的重要因素。

  而且对于中亚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首先就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它们的优势现在就是能源,通过能源的发展再拓展到非能源领域去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组织”)是中国和中亚地区以及俄罗斯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过去我们讲安全和经济是上合组织发展的两个轮子,现在又加上了人文方面的合作,从它成立到现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档次和规模都在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它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不断克服和解决,上合组织成员之间合作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南亚:

  大国非零和博弈

  印度并没有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一个主题。我们可以从一个因素上推断奥巴马执政后的美印关系:在美印核协议问题上,参众两院以及两党之间都是没有争议的,这种一致甚至到了如此地步:在众议院该协议所获得的支持票比例高过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的支持票比例。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在南亚的政策基本是“平衡和超然”,即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不介入南亚事务。苏联解体之后,其在南亚的影响力滑落,美国便迅速填补了它留下的权力真空,美印关系开始升温。美国从此改变了“平衡和超然”的态度,采取“厚印薄巴”的立场,积极参加南亚事务:两位美国总统克林顿、布什都访问过印度,而且布什还提出美国印度签署核协议。

  美国提升印度地位的考量,至少从时间上说,是同步于中国在亚洲的崛起的。美印接近,固然反映了美国在外交中重视共同价值观的一面,而且不能否认其中没有涉及中国的考虑。但是我个人不同意“印度对美国的意义,在于封堵中国”的说法。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印之间的共同点远大于其分歧。印度固然要保留其外交独立性,印度在许多场合也需要保留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但是这些并不构成同美国的外交矛盾。美印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美国朝野有共识要同印度加强关系时,奥巴马政府会继续推进这一关系的发展。因此在中美印巴四边关系中,美印会更接近,美巴则很难讲。奥巴马目前的主张是疏远巴基斯坦:奥巴马认为美国应依靠自身力量在阿富汗有所作为,对巴基斯坦则应增大压力,这种态度可能会使美巴关系受到挑战,甚而导致美国无法控制伊斯兰极端主义蔓延的后果。然而如果美巴交恶,美国就不单单要在阿富汗反恐,这不仅会影响到美巴关系,还会影响到整个南亚地区平衡——如果巴基斯坦滑向灾难,对于整个地区都是灾难,因此美国必须保证巴基斯坦的稳定。

  中国在南亚的政策首先应该以巴基斯坦为基础,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和战略合作伙伴,中方一向高度重视中巴关系,始终把发展中巴关系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之一。其次,中美印三国虽然不是零和博弈,但美印之间不断接近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只要保证同印度继续发展关系,求同存异,绕开重大分歧,增进双方的共同利益就可以了。


陈达 冯迪凡 马俊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