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昆山城乡一体化真正“破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在昆山这个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8.7%的城市里,农民和外来人口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样改变的,还有这个城市及其管理者们。

  城市化四个阶段

  盛杏珍的父亲日子过得很是悠闲,每天带点好吃的零食到村里的活动中心听听评书,和自己的老伙伴们聊聊天。每个月再定期领取800多块的养老保险。“第一次领的时候,他吓了一跳,说怎么这么多,这可花不完了。”盛杏珍笑了起来,说村子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最开心了。

  昆山张浦镇金华村有一半土地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不过,村子里的人却享受着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去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13873元。盛杏珍说,这个数字肯定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因为有很多人不愿意实报。当问起她的真实收入时,她也笑了笑,说没有多少。

  “之前羡慕城里人,就羡慕他们每个月发工资,有退休金养老金,看病刷卡,烧饭不用稻草。”金华村党支部书记汤仁青说,他儿子因为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之前已在城市落户,不过现在他已经回来了。事实上,有不少曾经搬到市内和镇内居住的村民也都陆续搬回村里。

  昆山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为标志的城市化启动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以开发区为载体,实现经济“由内向外”转变,从而带动城市规模量态扩张和城市内涵质态提高的城市化扩张时期。第三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为标志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时期。第四阶段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城乡统筹发展为标志的城市化提升时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昆山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新兴工商城市。上世纪80年代前,昆山还仅是一个4.25平方公里的小县城。至上世纪90年代末,昆山的城区面积已达到了50平方公里。2002年,昆山的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到132平方公里,人口也从几万人,发展到几十万,再加上流动人口,已经突破百万。

  现在,昆山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8.7%,与中等发达国家70%的城市化率大体相当。按照国际发展规律,此时城市化将从快速发展步入到优化发展。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对公众需求的服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会更高。

  金华村的村头,有一座颇具江南水乡雅致感觉的粉墙黛瓦,在微雨中显得更有诗意。这是该村新建的村公共服务中心,占地8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便民服务室、医务室、练功房、警务室、图书室、村委会等一应俱全。

  据悉,昆山目前正用2年时间,完善行政管理、日常便民、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社会安全和党建活动等六项服务功能,加快建立城乡一体、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新昆山人”

  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产业的不断集聚,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昆山。据统计,张浦镇本地人口只有6.6万,外来人口已经12万。在昆山,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了本地人口。

  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区域,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而外来人口自身由于户籍、社会保障等问题,也会在城市中产生浓重的漂泊感。但是在昆山,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期待留下来。

  2006年,《第一财经日报》曾经采访一个来自安徽的建筑工人钟庆国,借助昆山实施的建筑工人工资支付担保金,钟庆国顺利讨回了自己被拖欠的9.5万元工资并继续留在这个城市工作。同时,他的小儿子还在昆山一所公办小学就读,学校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及其他费用。

  在昆山,外来务工人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昆山人”。2004年,昆山市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昆山人”运动。2004年4月,高规格的“新昆山人”工作委员会成立,当时的昆山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外来务工人员能在昆山获得更多的平等与尊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日益庞大的外来人口,和他们为这座城市作出的巨大贡献。在这场“新昆山人”运动中,老昆山人也得到了相当的利益。盛杏珍2003年4月就拿了5万块入股了村里的富民合作社,合作社造了厂房和打工楼出租给来村里的企业,根据出租率和租金的不同,合作社每年7月份分红。今年7月,她已经收回了所有的投资,接下来就是纯利润了。

  “新昆山人”的集中居住工程,不仅为老昆山人增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带来的违章建筑、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目前,昆山已建成各种档次、规模的“新昆山人”集居地67处,面积50多万平方米,全市 “新昆山人”实现了集中居住。

  打破城乡壁垒

  在工业化带动的城市化中,农民是否能维护自己的权益,获得足够的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是否能被城市接纳,心理上成为城市的一分子,或许是考验一个地区城市化成败与否的一大关键。

  2002年昆山开始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当时的领导班子开始考虑一个大胆的思路:把城乡规划放在一起。按照这个思路,昆山不仅要把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而且要通过动迁把农村原有宅基地进行货币化。

  虽然统一编修城乡规划的思路和做法现在已经被广泛认同,但当年却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昆山率先进行了实验,把927平方公里的土地按照一个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

  在统一的城乡规划指导下,昆山进行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并从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小城市和特色镇、新型社区、自然村落五个层面加以推进建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在城乡统一规划中,基础设施开始逐渐向农村延伸。如今昆山城乡居民喝的自来水实现了同质同网同价,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农村垃圾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做到“一个炉子”焚烧。现在昆山还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引导农民和城市生活的对接。汤仁青说,金华村现在公交四五分钟到张浦镇,18分钟就可以到市里。

  在此基础上,昆山开始从政策入手,逐步填平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沟壑。打破城乡壁垒工作从2002年下半年依次拉开序幕。

  2003年和2004年,昆山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基本医疗保险。

  2003年,昆山又发文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区分,统一称作昆山居民。

  昆山市委农办主任钱军雄介绍说,从2007年开始,昆山市农村居民医疗保险中的“农村”二字被去掉了,凡是昆山城乡居民,只要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都可以加入居民医疗保险。而且大病报销比例也与城镇并轨。 “从2007年至今,市委书记和市长没有收到过一封关于农民有病看不起的信件了。”钱军雄说。

  目前,昆山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和拆迁补偿为主体的五道保障,全市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

  推动农民稳定就业

  在社保逐步实现城乡统筹的同时,昆山也在推动农民的稳定充分就业。钱军雄说,政府每年拨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为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统一“埋单”。为了促进非农就业,还对农民自谋职业、企业招工、中介介绍本地劳动力,都给予奖励。同时,每年开设本地劳动力就业专场,到企业采集岗位,组织农民寻找岗位,确保农民都能有个稳定的岗位。“现在95.6%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实现了就业。”

  目前,昆山正在全面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八个一体化”。在对有差别政策逐步调整的同时,新政出台时不再有城乡区别对待。

  “并不是说只有财政收入高才能开展完备的保障工作。2002年开始做城乡一体化的时候,昆山还不是百强县,财政收入只有十几亿,这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执政理念超前,工作谋划超前,大胆探索超前,也是我们昆山人醒得早,起得早,做得早。”钱军雄说。

  比如,政府每年在富民合作社上财政支出只有1000多万元,就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参与。在昆山,凡是农民投资建的厂房、宿舍,行政性收费一律全免,留在昆山的税收部分一律退回农民,年底分红100万元的,市镇两级财政再分别增加10万元,以提高农民的收益率。“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这笔钱并不是个问题。”钱军雄说。

  在钱军雄看来,城市化不是建造了一些漂亮房子让农民住进去,城乡一体化也不等于城乡一样化,而是城市像城市,农村像农村,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可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社会资源和社会保障。


胥会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