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印寻找增长新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动荡年代,当美国经济陷入金融危机的沼泽中无法自拔,全球经济这部曾经飞速奔驰的列车,能否由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经济体作为引擎,继续平稳而快速地行驶在既定轨道上?这无疑已经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号。

  产业影响之虞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印度经济也感受了些许寒意,从服务业到制造业,印度经济正在面临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各种冲击。

  “服务外包作为拉动印度经济增长的马车之一,能够带来的资本收益的净流入比较明显,”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陈纪东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但是,由于服务外包的市场主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这一领域受影响较大。”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99~2008年,在印度前三大IT企业的全部收入中,来自美国金融业的比例已经从25%上升至38%。伴随着美国金融机构服务外包订单的减少,这些企业也开始对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纷纷下调其盈利预期。

  上周,印度最大的商用车辆制造厂——塔塔汽车(Tata Motor)将其一家主要工厂关闭三天,并警告称,本月还将暂停另外两家工厂的生产计划。并且,其竞争对手Ashok Leyland也在今后一个月将生产计划削减至每周三天。

  对此,普华永道印度汽车业务主管阿卜杜尔·玛济德认为,作为印度交通系统的支柱,其重型卡车工业目前正面临着10多年来最困难的时期。“融资成本非常高,而基础设施建设在放缓、制造业在放缓、经济在放缓。” 阿卜杜尔·玛济德表示。

  对于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而言,这场金融风暴所波及的产业则更为广泛,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纺织、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经历严峻的生存考验。

  11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10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经季节性调整后下滑至44.6,这也是自2005年7月份推出该指数以来的最低值。如果该指数低于50,则反映出制造业陷入萎缩。

  曾几何时,受益于中国出口的蓬勃发展,德国的机械制造商、日本的原材料供应商等诸多企业,均从全球化分工这块甜美的蛋糕中,分而取之。当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之时,这些产业分工链条上的企业也不得不共同承受着阵痛。

  金融动荡之忧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果美国打喷嚏,中国和印度无疑也会感冒。“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全球经济放缓,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必然会给制造业出口带来很多负面影响,”陈纪东说,“但是,(金融危机)对印度最主要的影响还是外资流入减少,尤其是证券投资资金,有明显流出的迹象,今年以来印度股市波动比较大。”

  事实上,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印度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要低很多,并且不存在短期支付的流动性担忧。但是,近年来,印度通过财政赤字维持国内较高的利率水平,吸引了大量的资本从海外流入。

  在陈纪东看来,印度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之一就是外资流入。“印度外贸总体上是逆差,它的逆差主要靠外资流入、侨汇、服务外包这三块弥补,”陈纪东说,“印度对外资的依赖度更强,如果外资流入大幅减少,经济增长将减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