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医改时代我们的医疗保障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 00:32  金羊网-新快报

  

后医改时代我们的医疗保障在哪里?

  ■新快报记者 张潇

  “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这是咱老百姓的一句俗语,话虽简单但却说明了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医疗费用增长率都超过了国内GDP的增长速度。我国医疗卫生费用占GDP比重已从1978年的3.02%上升到2006年的4.67%,其中有一半的费用是由个人负担的。

  面对攀升的医疗费用与国人越来越高的医疗及健康需求,医疗体制的改革就成为与每个人生活都密切相关的话题。10月14日,经各方酝酿并讨论长达两年之久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新医改方案”),终于又一次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普惠制”宗旨之下,新医改方案也再次明确了商业保险在全民医疗保障中的定位和作用。可以预见的是,在后医改时代,虽然社会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将更广,但商业保险将成为更多个人提升自身医疗保障的重要途径。

  商业保险的机遇

  在此次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继续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经办管理的方式。”在基本医疗制度保障完善之后,商业保险成为满足基本保障以外的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而事实上,现在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并不如设想中的顺利。“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治超如是说。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61.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384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35%,但这种快速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据业内专家介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费用融资中的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即使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另外,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为8%左右,而在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健康险业务占人身险的比例一般为30%左右。

  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后,对于商业保险的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因素。因为受制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新医改确立的覆盖面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可能太高,这就给商业医疗险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有数据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9856.3亿元,其中个人支出为4869亿元,而同年商业健康险业务规模为375亿元,仅仅达到个人支付部分的7.7%。今年前9个月,广州地区健康保险收入18.3亿元,其中赔付达到3.4亿元。

  险企发力产品创新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在寄希望于医保市场扩张带来销售的同时,还应先开发好目前已有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在这方面,产品开发就是刺激消费转化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在这次的新医改方案中也强调在普惠制度之上,商业保险更加要强调多样化来满足市场需求。”

  有专家总结认为,现在的商业医疗险市场产品供求脱节,需要保险的人买不到保险,低风险人群却要以较高的保费获得保险保障。在期限结构上,由于中国医疗体制本身的问题,医疗费用增速高企,保险公司难以对未来医疗费用情况做理性估计,因此短期产品占比较大。而险种类别中,疾病保险较多,医疗产品较少,而老年人群更几乎没有医疗险产品提供。

  因此,近期有不少保险公司针对医疗保险市场推出新产品。例如信诚人寿最新推出了“安心倚”终身医疗保险计划,就是一款针对保户退休后医疗支出需求的保障产品。退休前,被保险人可以享受28种重大疾病保障,而到退休后,又能够轻松地享受28种重疾外追加14种含冠心病、糖尿病在内的常见大额花费疾病保障。与此同时,合众人寿也推出了“合众至尊安康保险计划”,与传统的重大疾病保障产品只提供一次重疾保障不同的是,该计划能为客户提供最高三次的重大疾病保障。

  商业医保欲升级

  虽然此次新医改方案再次强调了商业保险的作用,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将商业保险列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内容仍然存在误区。据记者了解,在此次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保险业内还特别针对此事举行了一次论坛,主题即为“医改方案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在该论坛上,众多保险业内专家认为,在医改过程中,商业保险不能只局限于提供风险保障,还应参与全面健康管理,提供疾病预防管理等。根据平安健康总经理助理吴建卫的思路,改变医疗付费方式或许是确保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核心问题。“由各商业健康保险机构直接向医院付费,而不是由患者向医院付费。通过这样的付费方式,保险机构作为一个联合体,有能力与医院进行谈判,并能有效发挥对医院的监督作用。”

  此外,中国人寿的相关人士也提出,此次医改在公益性之下,给各种力量参与预留了空间。“比如给民营资本的进入预留了空间,并第一次提出民营企业也可办非营利性质医院。商业化的力量是值得依仗的改革动力,成为基本社会医疗的有益补充。2007年国家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投入只有1000亿元左右;即使全部投入,若要满足13亿人口的医疗需求,仍显捉襟见肘。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不平衡现象会更加明显,商业保险在国民医疗保障体系当中仍然会发挥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其透露,在商业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结合方面,国寿一直有所尝试,与政府合作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此类体现之一。目前,中国人寿与番禺区政府合作推行的新农合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已推广至花都、白云等地区。

  而除国寿外,友邦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也在尝试其他对接方式。“在设想中,保险公司可以建立自己的专家库,从门诊预约到办理入院手续,再到后续治疗,全程都由保险公司与医院对接和结算,客户实际上是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费用。”有寿险业内人士曾经表述过这样的构想,但其也坦言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真正实现这一流程的可能性不大。

  我国医疗费用支出比例预测(单位:元)

  年度 卫生费用 医疗费用 财政负担 社会负担 个人负担 商业医疗险

  2008122169773244340315742459

  20091360910887313046275852562

  20101516012128409353065761645

  20111688813511456059116418821

  201218814150515080658571491029

  201320958167675659733579641274

  201423348186786304817288721420

  201526009208077023910398841581

  20162897423180782310141110101762

  20173227825822871511297122651962

  20183595728766970812585136642186

  ■投保贴士

  1.老年人还可以投保医疗险吗?

  保险专家:目前可供老年人选择的医疗险品种少,相对来说费率也稍高,老年人在险种的选择上要注意,如超过60岁后是否买重疾险就要权衡一下了。根据险种不同,最低投保年龄一般由出生后90天至年满16周岁不等,最高投保年龄在60至70周岁之间。

  此外对于已参加了社会医保的老人,为避免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发生冲突,建议选购能给予定额补偿的险种,如:住院津贴、癌症住院津贴、住院手术医疗津贴等。没有参加社会医保的老人,则应考虑投保一些包括门诊、住院等在内的综合医疗保险,另外再辅之以重大疾病、意外伤害医疗和津贴等保险,以应付各种突发状况。

  2.我有了社保,还应该怎样选择商业健康险?

  保险专家:有社保的市民,可购买费用型保险。这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合同中规定的比例,按照投保人在医疗中的所有费用单据上的总额来进行赔付,如果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上报销,保险公司就只能按照保险补偿原则,补足所耗费用的差额;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在保险公司报销后,社保也只能补足费用差额。

  另外还可以购买定额给付型保险,无论被保险人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账户中报销了多少费用,都不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两者是各赔各的。这样,商业医疗保险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就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如果是没有社保的人,更适合投保这类产品。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