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各大银行开闸 地方政府逐鹿新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 0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昆才 王芳艳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之后,具体如何落实、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如何配套,成为当下各方关注的焦点。

  “各分行的信贷规模将宽松一些,而在投放上,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重点)项目,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工行肯定要大力支持。”11月12日,工行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工行高层在刚刚召开的内部座谈会上如是传达。

  记者还获悉,各地地方政府正在计划上报一批新项目。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上海正在争取重新上报一批前期未能通过审批的项目,上海磁悬浮延伸段有可能重新上报审批;迪斯尼项目则暂时没有消息。

  此前央行在11月10日表示,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也已奔赴长三角调研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央行)或有后续政策出台。”11月12日,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虽有多重利好消息,但各大银行仍然显示谨慎态度。“现在银行是慎贷而不惜贷。”上海一位银行高管表示。

  上海磁悬浮延伸段“放行”?

  “银行没有额度控制之后,肯定要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前述工行内部人士称,“国家的重点投资项目肯定是银行的支持对象;而且只要是符合国家政策,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项目,符合相关条件,分行都可以支持”。

  上海行动更为迅疾。

  近日,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发改委频频与包括金融界在内的机构人士座谈,听取各方对上海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想法。

  今年上海67项重大工程,年内基本完成的有9项。而据参加座谈的人士分析,从上海的情况来看,政府首先更关注过去上报中央但还未被审批的项目。由于宏观调控因素,部分建设项目可能还属于被延后或者“偷偷摸摸”进行准备,那么地方政府的这些项目现在就有可能被“放行”。

  上海磁浮线延长线是引发诸多争议的项目。今年两会期间,上海市长韩正表示目前磁浮线延长线仍处在听取意见的阶段,该项目并不在2008年67项重大工程中。

  此外,上海迪斯尼主题公园建设规划方案已报国家有关部门,地点首选浦东,但目前仍在审批过程中。

  4万亿投资拉动促使各界预期这些被“搁置”的项目被放行的可能性加大。一位参与上述会议的人士估计,磁悬浮很可能会在鼓励投资时期上报发改委审批,“几乎肯定要上,要上就要报。”

  而银行对于这些重大项目高度关注。11月12日,上海一位银行高管表示,对于地方政府正在扶持的项目非常关注,他们正在向各个分行摸底,了解各地政府的投资动向。

  人民银行总部也于11月12日召开部分在沪中外资商业银行货币信贷座谈会。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胡平西要求,上海各商业银行要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积极支持本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力度。

  事实上,这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信贷与信贷资金息息相关。2000年,“浦东机场至龙阳路段”磁悬浮最初计划的投资额为69亿元,其中20亿为资本金,由申通地铁集团、宝钢、上汽、上海电气等7大国企出资,其余部分为银行贷款。

  “我与风控部门达成共识,即使是在信贷额度控制时期,政府投资的基础设置、交通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都是作为重点去做的。”某股份制银行南京分行高管说。

  银行如此重视,很大原因是这类信贷投放风险较小。以铁路建设为例,上述高管认为,这类贷款通常是以股权质押或者以项目贷款形式发放,采取银团贷款形式,通常财政会出一份“安慰函”,以未来铁路收益作为还款来源。

  “在长三角地区,地方财政雄厚,铁路收入也不会差,因此银行放心。”上述股份制银行南京分行高管称,“如果是到一些偏僻地区的铁路,我们就得重新考虑了。”

  除基建之外,中小企业也是大行的重点扶持对象之一。“我们一直在关注小企业和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银行某一级分行人士称,而像铁路建设等基建投资项目,该行早已介入。

  工行内部人士也透露,近期工行高层也明确提出,小企业融资需求要尽量满足。

  房贷:介入经适房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各行对房地产的信贷态度是否会发生改变?

  此前出于对价格下跌的忧虑,很多银行均收紧了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支持。以上海为例,今年3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量为-28.8亿元。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第一条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11月10日,一位大行授信官表示,对于房地产业,“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政策出台,但提法已有变化”;原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主旨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现在的提法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位大行授信官表示,以前说房地产是高风险行业,银行一压再压,贷款行业占比已经很低;“现在来说,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一头担着投资,一头担着消费。实际上要创造双赢,提出要多倾听开发商的呼声,还是要支持,不能再打压”。

  但在11月12日,一家总部在深圳的股份制银行信贷人士认为,对房地产贷款依然会谨慎,因为他仍然预期市场价格会下降,因为交易量的回升必然是以价格下降为基础。

  目前市场的分歧是,一种认为应给高档住宅借贷,因为高档住宅市场稀缺,仍能保值,风险较小;但另一种认为应该给经济适用房发放开发贷款,更安全。

  银行目前的态度似乎是加大了对经济性适用房的信贷支持。现成例子是,中冶集团日前与国家开发银行签下100亿房地产开发投资贷款授信,定位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发。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也表示,他们也将给中冶集团授信做经济适用房开发,目前正在总行审批过程中。

  “除了社会效益,介入经济适用房贷款的经济效益是更重要的。与一般开发贷款相比,经济适用房的还款来源是政府,如果能保证项目回报和资金安全问题,则不失为好贷款。”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大型银行开闸:慎贷不惜贷

  其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0月已初见效果。

  11月12日,央行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8%,增幅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19亿元,同比多增457亿元。

  随着国务院十条措施和央行五条措施的出台,大型银行或将率先扩大信贷规模。

  11月12日,交通银行研究部预测,结合1998-1999年的情况,此次拉动内需的政策出台、信贷规模限制取消后,明年银行贷款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各项资金来源的比重将回升到20%左右的趋势水平。因此。如果假设4万亿投资均为新增投资,且在2009、2010年平均投放,那么拉动内需的政策这一因素将带动2009年银行贷款增加4000亿元左右,预计2009年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速13%-14%,增量为4万亿左右。

  11月11日,中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表示,该行将取消对各分行人民币公司贷款新增规模的限制,促进各分行增加有效信贷投放。

  而在此之前,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工行高层在中部调研期间曾提出,将调整信贷增量规划,今年信贷投放将在年初制定的规划上追加20%,其中包括央行追加的用于涉农、小企业和灾后重建的5%。今年,工行人民币贷款增量计划定为3650亿元,如果追加20%,该行2008年的信贷增速将超过2007年。

  对此,多位工行一级分行人士表示并不知情,需要总行召开相关会议后才能明确。

  “虽然调整的方向是适度宽松,但现在还没拿到总行的意向。”前述建行一级分行人士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接受本报记者咨询的农行某省分行人士称尚未看到总行有扩大信贷规模的具体文件。

  在大行积极响应宏观经济政策时,一些地方小型银行表现出矛盾心理。

  “一方面是信用风险暴露的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政府的投放压力。”11月11日晚间,苏南某农商行人士坦言。

  很明显,银行对信贷全面放开仍心存顾虑。

  国家加大投资力度,“银行的机遇也来了,但头脑不要发热,在面对一般的项目时,银行首先还是要考虑风险。”前述工行内部人士称。

  “我们给分行传递的精神是,对经济形势走势要有一个正确判断不能过于悲观,也不能过于乐观,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仍需区别对待。”前述总部位于深圳的股份制银行公司部负责人说,当然重点支持的行业仍为基础设施、环保、高新技术和抗周期性的其他行业等。

  “现在是慎贷但不惜贷。”另一家上海的金融高管说。

  地方政府: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近日,地处东部的浙江省和中部的安徽省都召集商业银行座谈,主旨依然是加大信贷投放。

  “此前,浙江省政府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还是要求各家银行尽量支持,当时国务院的十条措施还未出台。”11月12日,浙江某股份制银行人士称,但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商业银行较为谨慎。

  而中部省份安徽也在为信贷规模犯愁。

  11月5日,安徽省政府召集各金融机构负责人举行加大有效贷款投放专题会议。

  近年来,在中部六省中,安徽表现非常抢眼。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省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3.4%,增速居中部六省第3位。在这张成绩单的背后,安徽信贷增速也一直在中部六省中居前。截至今年6月末,安徽省银行业本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幅为1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第一位。

  在是次会议上,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强调,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扩大有效信贷投放,继续保持贷款较快增长的好势头。

  “但我们分行的信贷规模还没怎么增加,虽然是适度宽松,扩大信贷规模,但也要总行来增加(规模)。会上,工行也说还没拿到总行的政策(包括额度)。”11月12日,一位大型银行安徽省分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近期,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四条意见。其中第六条提出,强化金融支持,“省政府金融办要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力扩大信贷投放,尤其要加大对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力度;尽可能降低利率水平。省政府将根据考核结果,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为化解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安徽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

  11月12日,安徽省金融办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作为十四条的重要内容,省财政将安排25亿元资金,10亿元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用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15亿元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用于建设担保机构的国有资本金和降低担保费率。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