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魏家福:金融危机对中国是个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 00:0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程小旭 宋丹雷 史江敏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滑坡,中国航运业也深受其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趋缓明显。中国国际海运网总裁康树春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集装箱运输市场货量急剧下降,运费受此影响,急剧下跌。”

  中国国际海运网日前选取欧洲、北美、中东三大航线作为样本,就中国八大口岸近三个月的运费情况进行了一番统计,结果显示,三大主要航线的运费都处于下跌趋势,其中跌幅最大的是欧洲航线,天津、大连、青岛等八大口岸到安特卫普港的集装箱运价,10月份的运价与8月份相比,平均跌幅高达30.8%。深圳跌幅最大,跌幅达55.6%;其次是上海,跌幅也超过了一半,达53.3%。

  航运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度过难熬的“冬天”?11月8日-9日,在大连举办的“2008第三届全球海运峰会暨海运物流洽谈对接会”上,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金建认为,对中国的航运企业和港口企业来说,金融危机其实也是一种机遇。中国的企业,如果能够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找到一些和自己上下游能够相关联的行业或者企业,跟他们进行合作,就能够实现低成本扩张。他认为,航运企业应通过融资的手段找到切入点,比如项目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以达到融资目的。“现在要扩大融资渠道,就是要让中国的企业尽快地利用现在汇率的变化,通过股权交易走向世界,走向资本市场。”他说,“中国企业以前总是喊要走向世界,但困难重重,而现在我觉得是个好机会。”

  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表示,面对金融危机,航运业尤其是货运代理物流企业应该开拓思维、创新经营模式和服务方式,寻找适应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空间。第一要尽量控制金融风险,把风险降到最小处。第二要开源节流,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第三要充分做好企业转型的准备。

  原交通部部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则表示,我国经济目前正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我国海运业也必然要顺应这样一种转变的调整。海运业要向着建立中国物流体系的方向发展,积极扩大与资本、金融、保险等行业的合作领域和范围,通过电子商务,建立海运物流网系统,大力推进物流网的经济,实现用最少的费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高的效益,提供最佳的服务。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对航运业界进入“冬天”的说法表示不太赞同,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海运市场急剧下滑,并非是正常海运周期的下滑,也不是供求关系变化而自然发生的问题,而是美国金融海啸引起的投资者、投机者、外贸商人、货主产生一种恐慌的心理。由于大家暂时停止一些投资活动,因此对行业的需求一时显得不足。随着美国救市计划得到世界各国响应,局面就会改变;航运市场下降得快,恢复得也快。这次发生在美国的金融风暴对美国来说是场危机,但对中国是个机遇,并且这场金融危机对航运企业、航运市场只是暂时的危机。

  “我对未来航运市场充满信心,航运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完全可以大有作为。”魏家福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