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扩大内需首轮千亿资金投向在建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 01:13  北京商报

  国务院扩大内需新政出台第二天,相关资金投入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昨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紧急会议,对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进行安排,决定优先投入“可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相关财政专家判断,此次投资目标十分明确,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将很快会体现在相关统计数据当中。

  资金投入迅速形成工作量项目

  国务院刚刚出台的扩大内需新政已确定新增中央投资的安排方向和重点。新增的千亿元中央投资将优先安排符合扩大内需资金投向的项目,并且这些项目应是那些“可以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加快建设进度,及时启动符合条件的新开工项目,以形成有效需求、有效拉动”。同时,新增投资将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积极拉动消费、增加发展后劲的要求。严格防止用于“两高”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紧急会议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选准选好项目,尽快组织落实,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强调“防止铺张浪费”,纪检、监察、审计、稽察等部门将联合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千亿投资效果将立竿见影

  由于此次中央财政投资直接指向在建项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市政府特聘专家贾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它对扩大内需的作用将“见效非常快”。从1998年扩大内需的经验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稳定经济起到重要作用,全国人大颁布财政投入措施后短短几天,“南方各省市中小企业的订单就来了”。贾康表示,此项财政投资目标十分明显,除了直接投资在建项目并带来订单,在综合作用上也可恢复市场信心。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000亿元资金投入量不能用数字多少来衡量,这只是扩大内需第一阶段的投入,随后还将陆续投入资金。

  财政投入需避免地方增税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本次1000亿元财政投入是保增长的短期“救急”措施。

  日前,我国提出拿出4个亿的财政投资“保增长”,加之此次新增安排1000亿元,财政投资力度可见一斑。袁钢明提示,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需避免地方政府增加税收带来的不利影响。“最近两三个月,已经有地方政府开始向企业增加税收了。”他透露,大量的财政投入之后,地方政府往往担心当年“完不成任务”而增加税收。财政投入的效果显现需要时间,而增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会很快显现。

  袁钢明建议,同时放松过紧的货币政策会更好地帮助扩大内需。商业银行放松贷款后不会形成坏账,而是带动企业生产经营繁荣。相反过紧的贷款反而更容易形成坏账。

  商报记者 王晓然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