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中小企业金融危机下巧过寒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 01:0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十一月七日电 (郑莹莹 郁玫)美国金融海啸危及全球、世界实体经济备受拖累。面对经济“严冬”,沪上数十家石化企业负责人今日齐聚一堂,探讨如何化“危”为“机”,应对经济危机。

  旗下拥有二百七十三家企业的上海浦东石油制品行业协会的会长刘中安表示,金融危机之下,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将给石化行业中纯生产性的企业带来“福音”,而对贸易型企业长远而言也是利大于弊。

  但也有专家提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石油价格暴跌,将带动下游化工产品价格走低,石化行业利润空间缩小。此外,下游用户因对化工产品价格继续下跌的预期而产生的观望态势,将使产品销售受明显影响。

  尽管如此,沪上石化企业对前景纷纷持“乐观”态度。

  上海江中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舒辉表示,公司早在八月初就开始察觉市场微妙状态,减少产品库存量,此番“预见”让企业在经济不景气之下运作良好,风险较低。舒辉认为,金融危机之下先有“危”再有“机”,长远而言机遇大于挑战。

  对此,上海杰申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炎予以认同。王炎表示,尽管企业八月份后的经营利润走低,但总体经营状况良好。据了解,该公司也同样开始削减库存。王炎说,现在是下游客户(加油站、工厂等)有需求,才向上游的石油公司购买产品,尽量减少经营风险。

  上海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李元旭认为,减少成本预算不失为帮助企业度过“寒冬”的良策,同时企业还可以精简人事,提高工作效率,以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王炎还看到了金融危机之下吸引人才的新机遇。他表示,该企业目前正筹备招录一批新员工,在他看来,大企业经济不景气之下纷纷精简人事反而给中小企业吸引人才带来了机会。完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