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财政政策可能转向积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7日 23:34  中国产经新闻

  魏珍妮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动荡,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显现。中国政府正频频推出组合拳——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运行,以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中国的出口下滑首当其冲,外部需求的萎缩,使得许多厂商减少了投资计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支柱的出口和投资不振,迫切要求政府迅速做出反应。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计划,内容涉及农业补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增加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以及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今年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资金,总额达到18亿元;安排资金19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安排资金1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同时,加大对各种收费的清理力度,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从11月起,3400多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税率被提高。而就在2007年,中国曾一度降低、甚至取消2800多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税率。

  但政府力度最大的刺激政策,还是被许多人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法宝”——投资。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建设项目已被国家批准。仅铁路项目的投资总额,就已经从“十一五”规划获批的1.25万亿,调整至两万亿元。11月6日,国家对公路建设的投资预计从2万亿元追加到5万亿元的消息也已出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郑宝银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经济措施的密集出台,反映出政府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今天看来,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中央财经大学金融院黄昌利博士对本报记者说道。

  十年轮回,历史是惊人的相似。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中国,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大量国债搞基础设施建设。从1998年到2004年,7年间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每年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

  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化解了国民经济运行周期低迷阶段的种种压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与1998年国债投向高速公路不同,未来国债可能更多地投向铁路。

  对于明年的国债发行规模的猜想更是甚嚣尘上。广发证券研究员何秀红表示,今年国债发行已经超过了5000亿元,明年的国债发行数量肯定要比今年增多。中金公司报告预计,明年国债发行量将由今年的约7500亿元提高到13300亿元。

  黄昌利认为:“在多重经济目标并举且相互制约的情形下,单纯依靠财政政策是不可取的。在国内经济衰退而国际收支盈余的情况下,应该也有可能实施松货币松财政相结合的政策。”郑宝银也向记者表示:“实施‘双松’的组合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使用可以取长补短。”黄昌利如是说。在货币政策方面,应更多地运用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准备金率等变量进行间接调控;在财政、投资政策方面,应继续坚持政府只直接参与基础设施等具有“公共支出”性质的投资活动,少用国家财力建新企业,多让市场去调节竞争性行业的投资方针。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