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国家的善意拉动百姓敢花钱的内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 00:54  中国经济时报

  ■石子砚

   新近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居民银行储蓄已超过20万亿元,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城镇职工工资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3%,很多省市的居民存款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老百姓却不愿意花钱。调查显示,81.8%的人把不花钱的原因,归结为基本养老保险力度不够,现在必须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储备;76%的人认为,新医保未明确,老百姓仍然担心看不起病。养老与医保成为制约消费的两大主因。(11月4日《中国青年报》)

   尽管央行最近已经接连两次降息,但是在全球化的金融危机风潮中,不知道多少百姓把手里的钱包攥得更紧了。因为在当前情况下,没有什么比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更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了。这是老百姓一个最现实、最朴素、最可靠、最本能、最“理性人”的选择。

   养老与医保是制约百姓“敢花钱”的两大主因,但显然并不是全部。去年7月5日《中国青年报》曾报道,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国家仍缺乏兜底的东西。何谓“兜底”? 无非就是指基本民生的投入,或者说是对人的发展起基本决定作用的物品和服务,说白了就是解决国民最基本的生计与生活问题,比如吃饭、住房、看病、孩子上学等。这些问题没有保障,老百姓就是有钱也不敢花,就只能无奈地做一个“守财奴”。

   所以,从根本上看,并不是老百姓天生喜欢做“守财奴”。客观的现实是,如果制度不兜底,我们人人都只能做一个不敢花钱的“守财奴”。

   一个事实就是,近年来,我国在经济指标增长与发展的同时,一些民生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公众无法从一路飙升的GDP增长中享受福利,从而出现工资收入缓慢增长,居民生存成本节节攀高,房价、教育成本以及医疗费用不堪重负,公共产品投入不足以及社会整体保障水平停滞不前等现实景况。而在这其中,养老保险和医保,首当其冲地成为制约百姓不敢花钱的两根“短腿”,成为影响和拖累百姓消费内需“大盘”不断下跌的“权重股”。再加上金融风暴的席卷而来,冬天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攥紧钱包,把钱用在刀刃儿上,成为公众一个自然的选择。

   而现在,在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之下,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客观的现实是,由于公共产品投入不足,缺少兜底的东西,使得老百姓不敢花钱、不愿花钱,拉动内需乏力。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公共产品投入、增强社会保障力度、治好包括养老保险和医保在内的多条“短腿”,以国家的善意拉动百姓敢花钱的“内需”。

   一句话,制度不兜底,我们都是“守财奴”。只有解除了老百姓的“心病”,他们才不会甘做“守财奴”。而所谓国家的善意,是以公共福利最大化为其效用函数,是能够洞察公共事务的性质并能够充分解决公共事务问题。显然,只有有了这种“国家的善意”,让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以高福利、高保障和公共产品的投入解除国民后顾之忧,那么20万亿元的国民储蓄才会成为刺激和“拉动内需”的源头活水,老百姓也不再是死攥钱包的“守财奴”。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