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价值投资是最牢靠的基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 01:02  中国经济时报

  ——兼评《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

  ■张东臣

   “大浪淘沙,剩者为王”。

   在中国资本市场18年的历史中,股市投资者随行情的起落前赴后继——有的是新来的,有的则永远离开了,也有的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每当牛市时,人人都热衷于谈投资,言必称巴菲特,认为自己是在进行价值投资。只有当潮水退去、熊市降临时,人们才羞愧地发现:原来自己是在“裸泳”。

   在中国上亿的股民中,能够在市场暴跌之后深刻反思自身错误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可能永远也不会找到自己失败的根源所在。他们通常会因为害怕认错,而有意无意间选择了辩解或逃避。

   在1929年大危机中,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不仅自己从百万富翁变成穷光蛋,而且所管理的基金也濒临破产。格雷厄姆痛定思痛,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建立起了价值投资的理论框架。可以说,正是空前的危机带来了空前的痛苦,空前的痛苦激发出空前的理论。

   人类用血的教训换来的通常都是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价值投资理论正是证券投资中的“交通规则”。巴菲特有幸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了格雷厄姆,从一开始就接触到了价值投资的真谛——这才是他成为“世界首富”、“股神”的最大原因。

   就像武侠小说描述的那样: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得到名师指点,以正确的方法修炼,那么其今后的武学作为就不可限量,因而也才有可能成为一代宗师。然而,如果在早期就误入了歧途,半道上才迷途知返,则须先废去旁门左道的邪派武功,从零开始。这样的修炼不仅痛苦,而且难上加难。

   中国的老一代股民可能多数都面临需要“脱胎换骨”的问题。在中国股市初期特定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下,他们接触和学习的都是诸如“技术分析”、“短线跟庄”之类的投机理论。而且,越是资历老的股民,陷得也就越深。他们往往对这些“技巧”很精通,并坚信自己具备战胜市场的能力。然而,从一个理性的旁观者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中毒”太深,以至走火入魔。他们要想在今后的投资中实现转型,完全排出错误理念的干扰,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可以说,他们投资成功的概率反而比初学者要小很多。

   “阳光下没有新的东西。”我们所经历的困惑,前人早就经历过。尤其是对年轻的中国股市来说,无论怎样去推崇价值投资和股神巴菲特的理念,都不算过分,关键是不要“照猫画虎”、“生吞活剥”。

   这些年,笔者也阅读了大量关于价值投资和介绍巴菲特理念的书籍。其中,有许多“著作”只是资料的堆砌;也有许多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但断章取义、解读错误的内容也不少。我们常常会看到,人们用正确的理论来解释自己错误的做法。许多人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偏好来理解、诠释价值投资,仅仅将其当做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剂。

   在遭遇失败后,这些“伪价值投资者”又会反过来怪罪、质疑价值投资。于是,也就有了“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是否行得通”、“巴菲特不了解中国国情”、“你不可能成为巴菲特”等诸如此类的口舌之争。

   《你也可以成为巴菲特》一书不仅回答了上述这些问题,而且就价值投资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在读完这本书后,笔者就认定这是一本教给读者正确投资理念的书。该书对价值投资及巴菲特的核心理念进行了正确的解读和阐述,还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最为难得之处是,作者已将多位投资大师的智慧、哲学、理论融汇贯通,并与国内投资实践相结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方式娓娓道来。这种复杂后的简单、曲折后的直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实践功底。无论你是新入门者,还是征战市场多年的老手,都能从中获益不浅。

   作为本书的作者,凌通投资的成员是中国股市最早的一批个人投资者之一。他们怀着成为投资家的梦想,经过一次次的阵痛和艰难抉择,终于逐渐醒悟,并寻根溯源,在实践中找到了真知。他们至今仍活跃在市场中,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已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笔者与本书的作者素不相识,只是偶然读到了其主要作者——董宝珍的文章,而心有戚戚焉。

   作为财经媒体的一名编辑,近年来,笔者欣喜地看到一个事实——中国股市真正追求价值投资的群体正在崛起。无论是作为布道者,还是创富者,他们的出现都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福音。

   价值投资“知易行难”,但对大多数中国投资者来说,“知”仍是当前第一位需要解决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理念——“做正确的事”是成功投资的前提,是根本,是决定性的因素。其次才是如何“正确地做”,才是勤奋、天赋、技巧等问题。

   一本好的投资书籍可以为征战股市的人节省金钱乃至生命,其价值是无形的。如果你刚进股市就读到这类书,那么,你将是非常幸运的。尤其是,如果你还很年轻,那么这可能就意味着获取巨大财富的开始。

   的确,“巴菲特只有一个”,今生你未必会成为首富,但这并不妨碍你学习巴菲特的赚钱之道,成为“巴菲特式”的投资者。正如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老子、庄子一样,但这并不会妨碍我们学习、借鉴这些圣人的思想。

   投资者要想登上塔尖,摘取“圣杯”,就必须时时检视自己脚下的基石是否牢靠——越是基础的部分越是要稳如泰山。否则,无论过程和技巧多么复杂、高难度,都将只是“空中楼阁”。

   可惜的是,大多数投资者都忽视了这一点,甚至从来不曾这样做。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