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州民企:下半年的过山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1日 07:38  经济观察报

  陈周锡

  在铁、铜、锌、铝、石油等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下,资源缺乏而又以轻工业为主的温州民营企业,犹如乘坐一辆呼啸的“过山车”,经历了一幕2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剧变。

  自去年底至今年9月,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美元贬值导致出口成本高企,诸多因素同时冲击下,不堪重负的一批温州中小民企纷纷倒下。期间,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提出,20%的中小企业处于关停状态。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乍起。

  当一些企业还在担心材料涨价而加大库存,还在为汇率损失与外商讨价还价时,9月份至今,由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材料价格急跌,以及欧元大幅贬值,又让温州企业大跌眼镜。这不但使温州民企在无形之中蒙受了成百上千万以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海外订单突然没了”。

  “情况比想象的要更加严重。”周德文说,与上一波成本高企导致一些企业关停相比,这一波材料价格暴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更大。这犹如一场地震,上下抖几抖,左右晃几晃,再牢固的企业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折腾。“目前,温州大部分企业已经减产,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倒闭、停产,我估计30%还不止。”

  如今在温州,一些合作机构流行送电影票,主要让企业老板去“放松放松心情”。事实上,这一年对民企老板来说注定“非常艰难”,尤其是那些加工出口型的中小民企。

  铜企悲歌

  10月22日,沪铜期货指数收盘37160元/吨,价格回到2006年初的水平,比9月30日时下降了2万多元,短短二十余天跌幅达到30%以上。

  铜价在短期内的暴跌,让温州市铜业商会的60多家会员企业蒙受了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的损失。

  温州市铜业商会秘书长潘秀雄说,现在老板心情非常糟糕,原本11月下旬去台湾考察的活动也临时取消了,大家都在商讨自保的对策。“做得越大亏得越多,一家上规模的铜厂,约有2000万吨的库存,这一下子就损失了4000余万元。”

  而在今年8月份温州市铜业商会成立时,当时很多企业负责人在说铜价还会上涨。协会有关负责人也在说,做好铜价波动准备,不要互相压价,不要搞恶性竞争。鉴于“大家还会看涨”行情,一些企业纷纷买进了大量铜材,当时价位在5万元/吨,甚至更高。

  “从未见过铜价如此惨烈的下跌行情”,温州市铜业商会首届会长、温州市宏源铜业公司负责人冯茂勋说,他在制铜行业做了20多年,这种短期内铜价大幅下降的行情从未见过,这让许多企业措手不及。

  潘秀雄说,如今温州制铜企业面临的不再是亏不亏的问题,而是亏多亏少的问题了。现在,温州所有的制铜企业都开始减产,多的甚至减产60%以上,或者干脆停产。与此同时,下游企业订单至少减少30%以上,这也加剧了不少制铜企业的不安心理。

  铜价的疯狂下跌已经迅速波及到下游的用铜企业,一些原先囤积铜材的企业更是受到不小冲击,诸如汽摩配、锁具、打火机、不锈钢等行业。

  瑞安市百德换向器有限公司老板丁明荣说,1993年办厂至今,他从未碰到这样的情况。

  据介绍,由于铜价狂跌,丁老板把每个月的进铜量控制在20吨左右,一次控制在5吨以内,“这样至少可以避免近期铜价大起大落的风险”。如今,丁老板对工厂生产剩下来的铜品下脚料也不愿多去处理,主要是卖不出一个好价格,而往年这些下脚料早就会处理得一干二净。

  丁明荣说,按照往年情况,到每年的年底至次年的1月份,他都要为是否让员工提前回家过春节而发愁。“从现在看,今年春节是可以提前放假了”。丁明荣有些无奈,9月份以前他的工厂几乎是每天24小时运转,但从下个月开始他们实行8小时工作制。

  五星铜业董事长郑宝乐说,现在最大的难题是,原来进的铜料按6万元/吨开的发票,如今铜价降到了只有3万多元/吨,但上交税务部门的税费却并没有相应的减少。

  雪上加霜

  原材料价格暴跌,让一些企业蒙受了巨额的损失,但从长远看,这应该是个利好消息。然而,多家温州企业反映,受制于上下游产业链关系,民企成本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上升。

  丁明荣说,一个普通的汽车零配件——换向器,铜材料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以上,铜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将缓解企业成本压力。但这时下游企业的“倒逼效应”开始显现,当原料降价时,客户会马上要求产品价格降低,原料下降带来的产品成本优势消于无形。

  温州烟具协会副会长、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发静说,原材料价格下降对打火机是个利好消息。但综观打火机成本,原材料只占30%左右,劳动力等其他70%的成本有增无减,因此原料价格的下降对打火机企业“作用非常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15%的欧元贬值幅度,又令温州民企雪上加霜。

  喀麦隆华侨华人工商总会创始人之一、喀麦隆“中国商城”董事长吴建海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欧元迅速贬值,10月28日欧元对人民币的中间价报8.489元,再创历史新低,比9月初的10元左右的下降了15%左右,“这对中国企业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进口数量已在急剧减少”,吴建海说,欧元贬值对他的“中国商城”影响很大,商城里共有七八十家中国商户,预计其中一半商户将面临亏损,一半商户勉强保本,“如果能做到这样的结果,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短期内欧元贬值幅度之大,已经大大超过了中国商户、企业的利润率底线。再加上换汇时间的滞后效应,很多中国企业、商户损失更大。吴建海说,现在所有的利润吃进去还不够,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在无助困境下,一些商户只能抱怨,为什么人民币不跟着欧元贬值。

  最致命的是,在企业忙活着降低损失时,却突然发现,几个月之前还稳定的海外订单,在10月份之后好像突然消失了。

  吴建海说,在一个多月时间,一般企业订单至少下降30%以上,有的小企业甚至颗粒无收。那些之前主要依赖欧美市场的鞋革、服装企业,目前已纷纷停产或大幅度减产。据知情人士透露,瑞安一家大型鞋革企业荣光集团,由于没有订单不得不放假3天。

  新倒闭潮

  一些迹象表明,事态的发展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温州市发改委研究人士指出,今年温州经济增幅将会大幅下滑,今年1至9月份温州GDP增幅为9%,比年初预计的12%下降了3个百分点,很有可能完不成全年的计划。从外贸看,今年前三季度温州外贸增幅为15.9%,扣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少,再加上CPI的上涨,这个增幅就几乎相当于零。

  中行温州市分行一企业信贷员表示,金融危机给温州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关停、倒闭700多家企业,占全区的10%。而且,在最新调查中,中国银行授信的温州前十大汽摩配企业利润竟然下降了50%。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温州办事处最近披露,今年前三季度,该办事处受理的温州外贸出口报损案件涉及总金额达21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92%,在这些报损案中,有1/3来自美国,1/4来自欧盟。此外,温州唯一在美上市企业股价近日缩水7成以上。

  周德文认为,受10月份全球金融风暴影响,还会有大量的温州中小企业关闭、停产。

  瑞安市百德换向器有限公司老板丁明荣说,他参加了10月份的广交会,发现外国人比去年少了很多,订单也比往年至少下降三成以上。尤其是那些加工出口型企业,那日子过的真叫苦,没有订单又收不回外债,“停产的停产,跑的跑了”。

  艰难自救

  据了解,目前温州民企已在千方百计进行自救,然而实际效果颇为有限,主要是“事态变化之快,企业难以应付”。

  “在材料暴涨暴跌下,谁说有办法那是吹牛”,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副会长、兴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虞文品坦言,如何降低损失,已成为众多温州民企自救的主要办法。

  一年来,不少温州企业选择了“期货套保”来寻求自救。

  期货套保是指生产经营者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量的现货商品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数量相同但价格走向相反的期货商品,以一个市场的盈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温州五星铜业董事长郑宝乐说,在今年9月份时,他感觉到“市场行情不对”,于是把手上1/3的铜料做空。如今铜价颓势短期内无法改变,但企业风险已在减少,“至少保住了1/3”。至于为何不全部做空,郑说,犹如一场不知输赢的赌博,谁也不敢把宝全部押上去。

  浙江中大期货温州营业部总经理陈孝雨说,全球金融危机后,来该营业部的企业老板增加了30%以上,主要了解如何让原材料套期保值。有一个企业老板,还把自己的儿子、女儿送进中大期货营业部培训了一个月。

  一些企业则“减负”自救。虞文品说,在经济不稳定期,减少材料库存、保证现金流安全最为重要。“虽然账面上是亏损了,但只要企业还活着,就会有翻身的那一天。”

  “自救影响有限”,一位行业人士说,最关键的是,银行虽已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在地方“产业升级”政策引导下,一些民企还是反映“贷不到钱”。

  郑宝乐说,今年原材料大幅降价,让他对明年的市场走势并不乐观,“明年企业发展的速度肯定要受影响,同时下游企业订单减少还会加剧,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做好自救,走一步看一步’。”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