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石油锁定3亿吨原油 中俄天然气项目悬念待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1日 02:45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冰凝 北京报道

  历尽波折的“斯科沃罗季诺至中国边境石油管道”(即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的协议终于正式签署。

  10月28日,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下称俄罗斯石油管道)总裁尼古拉·托卡列夫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签署了关于管道建设和运营的这一协议。据记者从一位身在俄罗斯的业内专家处了解到,预计该支线管道将从2010年开始运营,运输能力为每年1500万吨石油,未来20年中,中石油将获得来自俄罗斯的3亿吨原油。

  与此同时,该人士向记者透露,针对俄罗斯对华天然气管道西线“阿尔泰”项目,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展开的商业谈判也有了突破,目前的谈判主要针对天然气供应路线的经济技术论证和投资论证。

  原油管道2010年运营

  10月28日,俄罗斯石油管道和中石油签署了有关建设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中俄原油管道)的协议。

  据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透露,中石油将在中国境内建设600英里的管线通往中俄边境,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将在另一端建设大约40英里管线,这条耗资超150亿美元的管道日输油量约为60万桶,需要在明年底之前完工。

  中俄输油管道原本预计从2008年开始建设。支线管道的运输能力为每年1500万吨石油。此前计划年运输能力为3000万吨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于2008年10月至12月开始运营,但目前这一期限被推迟至2009年底。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在中国境内的相关建设工作已经开始。中俄输油管道投入运营将在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开始运营之后,预计时间为2010年。

  天然气项目价格“拉锯”

  此次中俄一系列协议的签署,中石油不仅将获益中俄原油管道,其正极力推进的中俄天然气项目也小有突破。

  2006年3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同中石油签署了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议定书。文件规定了供气的期限、供应量、路线和定价公式。但此后该议定书的落实一直阻力重重。

  记者从中石油了解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石油的商务谈判仍在继续进行。

  “但目前仍是气价的分歧,因为西西伯利亚天然气开采成本是每千立方米26美元,现在向欧洲出口的价格在每千立方米180美元以上,俄方希望中国的报价至少不低于这个数字。不过目前国际油价下跌,加上国内的气价本身较低,在这一背景下,提价很难兑现。”一消息人士透露,而阿尔泰项目本身的建设,包括经济技术论证和投资论证,双方并没有太多异议。

  据悉,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石油刚刚签署了公司之间在培训干部与提高其技能领域科技合作和相互关系的协议。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石油的计划是:一方面在努力争取俄罗斯气源,一方面寻求气源多元化,中石油认为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正遭遇其他国家威胁,其在欧盟的地位正在动摇,一定会把握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气价松动在所难免。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