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收购或者并购,这样的整合是好事情。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吃小’是必然的趋势”。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越是经济不好时,越是兼并重组的调整期。”从2007年至2008年,中国铝业等3家中国采矿业企业先后成功完成了跨境收购。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新一轮的整合重组又“跃跃欲试”。
外部收购整合
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矿山资源逐渐减少,资源质量、金属品位也在不断下滑。相较于自有矿山的勘探与开发,收购已成熟经营的矿山企业显得更加具有经济价值与时效性。矿业并购的可能性和经济价值让企业尝到了“甜头”。随着全球矿业并购大潮的风起云涌,中国国内的矿业并购也在不断加速。
彭建国指出,在经济好的时候,小企业成本低,也有一些利润优势。大企业在技术、设备等方面都要求比较高,这使得成本也提高。但是,我们必须认清,小的矿产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仅为15%,而大企业达到85%。在条件宽松的条件下,什么企业都能活下来,鱼龙混杂,但是今年经济不够景气,大浪淘沙,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必将被淘汰。“下一步国家经济向集约型调整转变。在这个调整期,必定有很多经营不善的企业倒闭。”
“国家一直都十分关注大公司大企业,也注重企业航母。国家经济的实力表现在企业竞争力上,国际竞争力表现在这些企业的航母上,例如中石油中石化。”彭建国指出,这是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也是国家扶持措施的结果。对好的、大的企业,我们要鼓励他们“走出去”。
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依靠本国内部资源满足发展。因此“走出去”是中国采矿业企业的必然选择。作为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对矿产品原料的需求十分迫切。近年来,矿产品的价格一涨再涨,但由于发展需要,许多中国企业不得不向国外的矿产品原料供应商妥协。以铁矿石为例,宝钢集团在铁矿石价格上的谈判连续5年失利。中国矿业要走出去的路子不是那么平坦。
对此,彭建国表示,企业要改革改制,国家也要支持大企业搞科技创新。“但是要明确的是,大企业并不分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只要是有竞争力的企业,国家都应该扶持。”
金融风暴给了矿业兼并重组的时机,经过这样一轮调整,中国矿业将迎来新的格局。彭建国表示,“以大企业为主导,小企业并存,大小企业各有优势是将来矿业发展的格局。一些不好的、处于淘汰边缘的企业通过转产、投资方向改变才能‘死里逃生’。”
内部调整渡过难关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副总经理张兆元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市场上矿产、钢铁价格都严重高于其自身的价值,背离了自身发展的规律,经过此轮调整后回归理性价格是好事情。“现在就是要停产、整顿、限产保价。管理策略和战略管理十分重要,在这一轮调整中,有资本优势的企业必然并购一些弱势企业,大规模的重组是必然的。”
张兆元认为,资本重组的势头现在有所减弱,有所收缩。但是金融危机也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就是以前高价格都无法取得的资源,现在只要有足够的实力都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购得。大企业生产链长、品种多,可以根据目前市场的情况,确定哪些该增产,哪些该减产。在原材料等上游阶段采取一些措施,下调价格后,企业还能维持发展,渡过难关,把损失降到最低。
目前看来,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源头都来自矿业,比如石油、有色金属都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下一步的矿业该如何发展,张兆元指出,“即使没有经济危机,国家、企业也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以环境为代价,小规模的浪费开采行为将是下一阶段调整的关键。这些企业破坏环境,缺少环境成本,将被作为重点。”张兆元还谈道,大的企业也应该加强安全管理,下一步要把管理整治放在首要地位,企业在恰当时期,扩大资源战略,提高后备资源率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这样的调整在国内国外俨然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