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珠三角中小企业资金链告急寻求高利贷解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1日 03:24  信息时报

  专家呼吁 激活民间资本缓解融资困局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凌慧珊

  就像失去了弹性的橡皮筋,眼下珠三角许多出口企业的资金链几乎多拉扯一下就会断裂。在美国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的来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猛。据了解,广东民营加外资中小企业有上百万家,潜在资金需求达2万多亿元。为解决资金问题,众多中小企业只得寻求高风险的民间融资解燃眉之急,但由此导致的民间高利贷吞噬中小企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事实上,广东民间资本规模巨大,但在珠三角企业资金告急的当下却发挥不了积极的作用,专家呼吁,应尽早收编民间资本,以此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通过民间资本的自身“造血”功能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资金需求缺口2万亿

  3成外向型企业难过冬

  合俊集团在东莞樟木头镇两家大型玩具厂相继倒闭后,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让材料供货商噤若寒蝉。深圳观澜玩具厂副厂长薛小伟告诉记者,“供应商担心企业一旦倒闭了,自己收不到钱,所以将结算付款期从以往的90日缩短至60日,造成生产企业资金周转更为困难。”

  事实上,近期广为关注的香港上市公司合俊集团在东莞樟木头镇两家玩具厂的倒闭,正是由于资金链的断裂。

  薛厂长说,做外贸这一行,一般惯例是出货前要对方开信用证,工厂拿到信用证就可以据此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购买原材料等。不过,金融海啸下,银行对出口企业收紧了贷款资产审查标准,特别是美国有关银行开出的信用证更是受到波及。

  “如果某个企业负责人在公开场合提到资金周转不灵、银行融资困难的状况。供应商第二天就闻风而至,目的就是催债。”薛小伟说。

  广州某大型纺织企业总经理助理林先生也告诉记者,也许不一定与金融海啸有关,不过企业资金紧张情况确实在近期尤为突出。他说,奥运前许多纺织品原材料生产企业因为停产,导致原材料价格暴涨5成,许多纺织企业担心奥运后原材料供应量不足以及价格更加飙升,所以将现金悉数押上提前囤积大批原材料,造成公司周转资金紧张。

  中国经济时报上月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珠三角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缺口达2万亿元。薛小伟告诉记者,在处处收缩的情况下,一家工厂工人两个月薪金左右的资金缺口,就足以让企业倒闭。以一家拥有6000~7000名工人规模的工厂为例,两个月的工资成本约为2000万元。当产业处于良性发展周期中,2000万元对于一个这样大规模的企业来说,根本不足为患。

  “我们刚刚完成的一份‘珠三角外向型企业生存情况报告’调查结果初稿显示,目前外向型企业的生存情况相当恶劣,今年年底30%~40%的企业可能倒闭,究其原因除了出口市场疲软、出口价格下降、成本上涨等原因以外,资金紧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教授黎友焕这样告诉记者。

  企业寻求高利率解困

  潜藏风险日益增加

  越需要钱的越贷不到款,中小企业贷款难已成了老生常谈。这一方面是受制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复杂,即使能贷款,贷款金额小,期限也短;从民企自身来说,其企业制度不成熟、不规范,也导致银行不愿提供良好的融资服务。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钟浩森说,旗下工厂如果有厂房抵押,一般都能成功向银行贷款。不过,中小企业大多是租用厂房,需要资金时没有资产可供抵押。他承认,做外贸这一行,大多只能靠自有资金解决问题。

  “水浸眼眉”之际,很多人就想到了民间借贷。阿信在广州从事“放数”工作已多年,他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找民间借贷救急的中小工厂多不胜数,近期更是有增无减。据他介绍,目前的利息约为月息3分,年利率36%,而商业银行于昨日降息后,一年期贷款的利率为6.66%。

  不过在经济低迷期,民间借贷也担心钱贷出去后收不回来。阿信告诉记者,“说是无抵押贷款,但我们一般都要求有车、房、或是金银首饰作抵押,现在就算开部宝马来也贷不了多少钱。”

  由于贷款利息高,隐蔽性强,而且监管难度大,民间借贷潜藏的风险也日益显现。据新华社报道,由于经营困难和资金紧张,一些中小企业迫不得已向民间高息借贷,今年以来民间高利贷吞噬中小企业的情况在广东各地时有发生,并由此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两个月前,惠东县占地近20亩,拥有3条生产线,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的龙威制鞋公司,就因为拖欠“大耳窿”的钱,利滚利,企业无法偿还,一夜之间公司经营者杨杏坤全家逃跑,只留下空荡荡的厂房和一批工人。

  广东潜藏巨额民间资本

  专家呼吁尽早“激活”

  一边是珠三角企业资金紧张借款无门只得向民间高息借贷,另一边却是广东巨额民间资本无法“激活”。事实上,广东民间资本一次又一次试图冲破金融领域的“防线”,屡试屡败,却又屡败屡试。浙江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启动后,广州、顺德、东莞等地多家金融机构已向有关方面递交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申请,不过至今仍无下文。

  而在今年年初,广州11名民营企业家曾在广州两会上建议成立民营银行,其后广东省工商联表示,将牵头筹备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粤商银行,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局。不过,记者日前从省工商联有关人士中了解到,由于缺乏政策支持,粤商银行的筹建可能暂时搁置。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表示,一个新企业的筹建在产业上升期进行更有利于新企业的成长,眼下金融环境不是很好,这可能是粤商银行筹建搁置的原因。

  黎友焕教授则对此很是不解:“浙江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屡有创新,今年更是先行试水小额贷款公司,为何广东在这方面迟迟未有动作?”专家认为,与其等着商业银行“输血”,不如通过民间资本自己“造血”,此举不仅可以盘活广东巨额的民间资本,又可以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困局,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