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谢晋与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1日 03:20  中国经济时报

  ■冯磊

   中国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85岁的谢晋日前去世了。他的去世,引发了文艺界很多人士的关注和哀悼。这,让我想起他在82岁那年曾经接受《新京报》的一次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谢导对自己的大半生进行了回顾,事后,《新京报》以《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为标题刊发了采访记录。阅读此文,感慨良多。

   谢晋先生出生于浙江上虞,那是著名民主革命家秋瑾女士的故乡。谢晋先生18岁考入四川江安国立剧专,先后受过曹禺、焦菊隐等大师的指导。大师们的教导,给了年轻的谢晋很大的帮助。回忆往事,谢晋感慨万分:“我很幸运,这么多大师教过我。”

   关于谢晋的这篇采访,最让人感到震撼的莫过于两个地方。

   其一,谢晋在向别人解读自己后期作品风格的时候,特别提到了“文革”时期的一段往事。谢晋说,父亲服安眠药自杀时,他正在厂里被“隔离”,赶回家看到的是父亲的尸体,他又被很快带进“牛棚”,连父亲尸体火化都没能参加。后来谢晋母亲跳楼自杀,他把母亲的尸体抱上楼的时候,两个孩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还在笑,这给了他很深的刺激。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得谢晋对人性被扭曲和被摧毁的况味特别敏感……

   其二,谢晋说:“文革结束近30年了,我们这些当时四五十岁的人也都七八十了,正视那场大灾难非常必要,老早就有人建议应当建一座‘文革博物馆’,正视曾经走错的地方,痛定思痛进行反思。”

   关于前者,和众多后来者一样,我个人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和震撼(作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仅仅从长辈和后来的宣传品中看到了当年的荒诞)。关于后者,则更多让人感到一个民族正视自己历史的可贵和必要。这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日本出现的种种否定过去美化历史的现象。事实上,正视自己的历史,尤其是整个民族颇不光彩的一面,不仅需要良知,有时更需要勇气。对于国内而言,如何看待“文革”并将其作为一个教材来时刻警醒国人,从而防止悲剧重演,也是一样需要良知和勇气的。

     随后就想到了这篇采访的题目: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一个多么悲凉的命题!

   回顾谢导的人生历程,似乎可以这么说,正是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造就了谢晋,使得谢晋后来拍出了《芙蓉镇》这样的优秀电影。但是恰恰与此相对应的是,那个时代毁掉了谢晋以及千千万万像谢晋这样的国人的幸福与前途,同时也毁掉了我们民族的前途。而对于一个人而言,人性化一点说,即使有再高的成就和声望,与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幸福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基于此,在对大师谢晋的成就进行肯定和仰慕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再次审视那个非人的年代,这种审视,应该作为一种刻骨铭心的符号深深刻在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

   这也许是导演谢晋能够给我们提供的更有价值的一面吧。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