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医药板块:医改长期利好 子行业机会各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5日 01:00  第一财经日报

  

新医改方案已经开始征求意见,医药板块随之再度被市场关注。同时,根据很多行业研究员的分析,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开始趋于合理。呈现在医药板块面前的有利因素似乎开始多起来。

  医改长期影响正面

  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近期出炉。虽然业界对其的内容尚存一定争议,但对医药板块来讲,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机遇。

  与以往不同,本轮医改中政府将切实加大投入,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大了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因此银河证券李鹰鹏认为,短期来看,在国内医疗需求未充分释放及医改的大背景下,由支付能力提升带来的医改扩容将是最确定、最直接的体现,医药行业的各细分行业都将受益于医改。初步判断,3年内医改扩容将直接加快行业年均增速3%~4%。

  中信建投也认为,一方面国家加大对行业的投入肯定对整个行业来说是重大的利好,医疗保障体制完善将会使全行业在2008~2010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其中研发能力较强的专科用药生产企业将会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成为受益最大的一类企业。

  另一方面,国家设法理顺医疗机构的体系对制药行业整体的影响偏负面,但医疗机构改革的过程将会是非常漫长的过程,预计医疗机构体制的理顺需要大约10年的时间。

  中金公司指出,医改最直接的影响是政府投入增大带动社会和个人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另外加强监管审批、鼓励创新等政策也将促进行业的结构性分化,相关政策也会给药物生产企业带来利好,整体上看医改对行业长期发展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不过,申银万国提醒,短期来看需求增长毋庸置疑,但我国医药产业供给状况还没有质的变化,好的企业并不多,所以决定了投资标的的局限。

  板块估值渐趋合理

  有分析人士认为,一直作为医药行业高估值支持的医改预期已经出台,后续缺乏支持高估值的因素。

  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周林就认为,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医药板块由于比较抗跌,其跌幅仍低于A股整体跌幅。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大盘继续向下,医药板块或许仍存在补跌风险。

  但在中投证券看来,三季报业绩公布后,2008年业绩将没有悬念。而10月份到11月份期间,医药板块也将进入“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利空因素将被逐步释放完全,医药板块的估值将会处于更加安全的位置。

  医药行业是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之一。国海证券认为,2007年以来医药行业逐步重新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中,2008年整个行业利润将保持30%增长,对行业公司的估值将是良好的支撑,目前看医药行业动态市盈率处于合理估值区间。

  广发证券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好、战略发展清晰、业绩增长明确的“白马股”又重新受到市场认可,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仍然在30倍以上;而一些主业经营缓慢、缺乏长期战略规划、题材较多的公司股价则大幅回落,部分公司2008年的动态市盈率降到20倍。若第四季度出现板块行情,优质公司将成为领涨的主力军。

  子行业机会各不相同

  从各个子行业的状况来看,其中化学原料药行业受益于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行业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生物制品行业继续维持高速增长趋势;中药行业在国家的扶持下,也将保持长期稳步增长良好局面。

  虽然化学制剂子行业多数公司均出现收入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但从毛利率和净利率这两项盈利能力指标看,排名居前并且表现稳定的仍然是专科用药领域的恒瑞医药(600276.SH)和品牌普药生产企业双鹤药业(600062.SH)。渤海证券认为,掌握有专利技术、生产高毛利率的专科高端制剂企业值得重点关注,而部分低毛利率的普药生产企业将面临着被重新洗牌的命运。

  而对于化学原料药,渤海证券却认为,鉴于化学原料药子行业已经贡献了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三分之一的净利润,由于目前大宗原料药进入价格顶峰,它的周期性回落不可避免,对行业整体增长的负面影响也同样不可避免。

  在渤海证券看来,中药行业收入增速较缓,和企业创新能力薄弱有关,但在今年中药材成本上涨压力下,毛利率能够提升,表明企业已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在目前中药行业面临成本压力的情况下,可以成功化解成本压力,并能实现利润增长的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长城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王茜则分析认为,虽然医疗器械板块在2007年乃至2008上半年并不显眼,但新医改的方向之一将是国家逐年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可以预见,医疗器械市场也将迎来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看好基础医疗设备领域。


任亮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