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医改在即 药店寻觅突围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4日 02:40  第一财经日报

  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14日公布后,几家欢喜几家忧。

  上周在西安举办的“2008中国药品零售业态信息发布会”上,众多医药零售企业表示,新政策将给药店经营带来巨大挑战,它们已开始根据政策转向,谋求新的出路。

  药店将被迫

  走“高端”路线?

  注册于香港的百洋医药集团总裁付钢说,新一轮医改启动后,“低端产品的商业价值已经很小,到药店来的将越来越多是高端顾客。”

  广东一家连锁药店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医改方案对连锁药店最期盼的“医药分开”只是一笔带过。而政府加大社区卫生投入、对基本药物目录实行“零加价”政策,将导致以营利为目的的药店在社区层面缺乏竞争力,“总体上看,医改使我们在基层医疗服务领域的份额变小了。”

  多家连锁药店负责人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付钢直言,为了保证盈利,其药店将转向,“主要面向4亿城市居民中的1亿‘有钱人’。”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司长张立对此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社区卫生服务势必影响药店的发展,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到差异性。”

  他介绍说,目前已在社区卫生机构中采用的“零差价”药品(称谓上有别于医改方案采用的“零加价”),在很多社区卫生机构的用药中只是一部分,比如北京只有312种,而社区卫生机构的其他用药,像心血管药之类价格稍微高的常用药并不属“零差价”。

  另外,社区卫生机构和社区药店在用药方面也不同。社区卫生机构以处方药为主,社区药店则以常用药和非处方药(OTC)为主,品种更为丰富。“所以,药店在社区仍然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张立说。

  农村市场:另一个天地

  灵诺策划传播机构董事长张家祎说,虽然中心城市的OTC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但中国广大的地级市以下市场,却由于相关企业缺乏意识或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长期以来未引起业界关注。

  目前,这种状况似乎有所改变。农村市场成了许多医药零售企业争夺的“蓝海”。

  据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介绍,今年1~6月,农村市场药品销售额为395.5亿元,同比增长23%。而在医改方案的规划之下,农村卫生领域每年各级财政投入将超过600亿元。

  “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增大,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药品消费需求,这对终端扩容有积极推动作用。”林建平说。

  广东肇庆邦健医药有限公司营运部经理胡丹妮告诉本报记者,就该公司近期的销售业绩看,农村药店的表现毫不逊色于城市药店,“但开拓农村市场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更要研究农村特有的消费习惯。比如,对于一些独立包装的药品,我们有时不是按盒销售,而是按粒销售的。”


杨乃芬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