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拯救美国(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 23:59  《环球企业家》杂志

  金融部门资本需求的规模,取决于其去杠杆化的程度。实际需要的去杠杆规模可达5万亿到8万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良资产。由于目前的总损失可能与危机爆发前美国金融系统中的总资本数额相当,让外国投资者成为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主要拥有者也许是必然的选择。

  过去一年中,美国金融机构向全世界各国家的主权基金卖出了少量股份。由于其他国家对这些机构毫无控制力,它们当然对其遭受的严重损失愤慨不已。而在今后募集资金的过程中,美国的金融机构可能不得不让外资获得更多股份,并让其实现控股。

  尽管上述建议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能够实现多赢,但它能够被实现的机会微乎其微,美国仍然自视甚高,它的政策过于保守和封闭。尽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可它表现的仍然像是最大的债权国,或许美国可能需要经历更多的事情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

  下一个步骤应该是将美国私人部门的债务转到公共部门。拟成立的政府基金为接管坏账提供了工具。理论上,出售不良资产将使流动性有所放松;但买家是谁?谁又该为损失负责?在美国,大家各自的债务都已经够多的了,只有外国人可以提供更多资金。然而不愿意接受非西方国家资金的想法会促使美国更倾向于增发美元。为了清理不良资产,美联储可以购买政府发行的各种债券,这将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而一旦外国投资者抛售美元资产则会致使美元崩溃,美国便可能经历极度通货膨胀和经济紊乱的双重打击。

  对于外国政府而言,为了让自己免于陷入这种窘境,将持有的美元国债变为美国公司的股票,是在通胀期间保值的明智做法。美国股票的估价合理公正,它们也许会在近几个月中下跌,但其价值现在远优于美国国债。各国的中央银行都应把如何保存财富作为首要的考量因素。

  有趣的是,如果外国人如此行事,美国经济中的“证券—资本”短缺也将得以缓解,并推高债券收益率,进而使美联储减少货币发行量。或许最终,拯救美国还要看外国人的。

  (作者为独立经济学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