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付 刚 北京报道
主权财富基金无缘华尔街“跳楼价”
美国金融危机令国际并购价格大幅下降,中国资本是否应趁机加快海外扩张步伐?近半个月来,中国学界、商界及金融官员间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分歧日渐严重。
一PE人士向记者透露,根据近期美国连串金融机构收购、入股案例,“跳楼价”都与外国资本无缘,受益的都是美国机构。
此外,中国主权基金要想投资美国PE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股权,从目前看依然面临不少困难。
无缘“跳楼价”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华尔街此轮金融风暴中,美国之外的国家财富基金都无缘该国的金融机构收购。
美国等国均高调呼吁中国联手救市,但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吞并美林证券,价格如此便宜,美林证券却没有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开价。股神巴菲特入股高盛和通用电气,以目前市况,虽然还有一定风险,但是巴菲特所得到的优厚条件,中投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平安保险依然只能观望。
《华夏时报》在采访多家外资PE的负责人时了解到,其他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在经历了去年和今年早些时候的收购热,又因全球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每况愈下导致这些投资大幅缩水后,已减少在美国和欧洲的活动。
其中战线收缩的典型代表是中东的大型基金,包括阿布扎比、科威特和卡塔尔等政府基金。
在多位熟悉美国金融市场的PE人士看来,主权财富基金之所以近期几乎统一止步美国市场,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根据近期美国连串金融机构收购、入股的事例,可以说“跳楼价”都与外国资本无缘,受益的都是美国机构。
该不该“抄底”?
近来,作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无疑身处漩涡中心,几乎所有可能发生的海外投资,业界都会第一时间将眼光投向中投公司,看它会有怎样的动作。
记者获悉,中投公司内部有关自身投资方向的定位在9月下旬也已确定,其具体表述为——独立经营,自主决策,基于经济和财务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对股权、固定收益以及多种形式的另类资产进行投资。
这意味着,中投公司将可能在股票、债券、PE等多个市场同时出击。面对当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投公司等中国资本,能不能借机到海外去“捞点便宜货”?
对于这一问题的判断,引发了不少针锋相对的意见。
黑石集团中国主席梁锦松认为,目前是百年一遇的投资机会;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也表示,政府应鼓励企业对外投资。
不过,中国的金融机构却不这样看。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和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近日都表示,海外投资要审慎,姜建清更明言不赞成“捞底”。
在不少金融界人士看来,不赞成“抄底”的原因十分充分,因为中国目前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所作的投资还都没有赚钱。
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合伙人兼执行董事邓俊豪认为,美国金融市场状况或继续恶化,任何人都很难迅速判断跌势将见底还是继续,尽管资产价格低廉,但前往华尔街并购仍风险巨大,中资出海“抄底”仍应谨慎。
同样,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看来,中国缺少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及管理人才,“即便你搭便车上去了,关键是你能否管得了,你知道水有多深吗?”
有PE界人士强调,此次金融海啸后,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势必改变,市场游戏规则也将会有很大改变。“在重整金融秩序之际,中国在以庞大财力协助稳定市场之余,如何趁此转变,争取发言权,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应该是眼前的工作目标。”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