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8日,西方六大央行联手减息,央行行动中隐隐约约透露出罕见的政策无力感。
在过去六个月中,央行们不断通过注入流动性,把资金交到银行手中,现在又将资金成本(利率)降低。但是如果银行没有信心,不愿意将资金贷出,无论多大的流动性和多低的成本,资金还是到不了经济的另一端——企业和个人手中。今天市场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央行减息使得政策利率下降,但是市场利率(如LIBOR三月期)不跌反升,反映资金市场银根松紧程度的TED指数(三月期LIBOR-三月期美国国债)更屡创新高,成交量仍然低迷。这反映缺钱的企业、机构并未因央行行动而得到资金。银行信心依然脆弱,资金运输渠道依然不畅,央行的联手减息行动已宣告失败。
今天的金融机构,不仅面临着流动性危机,而且开始出现破产危机。信心危机已不再是针对个别机构,而是针对整个金融体制。不光企业可能破产,甚至国家也可能破产。金融业的本质决定了它的高杠杆特点,在借入资金和投出资金之间必然存在着时间上和风险上的错配。
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制造出值得其它银行信任的交易对手,使资金周转重新启动。做到这一点,要么政府入股金融机构,以政府的资金实力化解市场对交易对手风险的疑虑;要么央行暂时充当资金市场的结算中心,每个银行直接与央行交易。
注资、减息,这两个方案,都是反市场原则的,但是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措施。对于一只脚已经跨出悬崖边缘的全球金融业来说,政府用绳子还是用棍子推动物体,是生与死的问题,而且是火烧眉毛的问题。
(作者陶冬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本报记者梁明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