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轲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有五处提到“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也通篇贯穿着“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理念。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的地质专家杨勇认为,不管是重建还是治理,一定要顺应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特别是对河谷的大型山体滑坡,救灾的时候强行打通一些道路是可以理解的,但要在重建中修复所有的道路,可能没有必要。”
杨勇解释说,次生灾害的特点就是不稳定、连续和持续时间长。目前都还在不稳定状态,在这个时候去改变只会激发或扩大它的不稳定性。这一点要先认识清楚才能决定怎样重建。
“重灾区都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洪水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根据主体功能区划的原则,这些地区都应划成限制开发区或者禁止开发区。”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在近日发表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一文中指出,那些地震毁坏严重、泥石流高发地区、饮用水有困难、交通条件很困难、原地重建成效不大的村庄应当进行整体彻底搬迁建设。如果简单地原址重建,将来依然是一个受地质灾害、生态环境严重困扰的地区。
记者注意到,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四川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核心区域和高山地区应属于“生态重建区”,这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很低,灾害风险很大,生态功能重要,建设用地严重匮乏,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代价极大,不适宜在原地重建城镇并较大规模集聚人口”。
这一通知还要求,“位于生态重建区且受到极重破坏、通过工程措施无法原地恢复重建的城镇,应异地新建。通过工程措施可以避让灾害风险的村庄,可在控制规模的前提下就地重建;灾害风险大或耕地灭失而且无法恢复的村庄,应异地新建。”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何飚介绍,就重建问题,阿坝藏族自治州本着“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的思路,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灾后农房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确定住房选址和设防标准。除因地震、地质灾害原因无法在原址重建外,原则上在原址建设,确需异地重建的,也要取得农户的同意,尽量就近安置。
“从震后的地质环境状况来看,龙门山地震带部分地区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一些村镇需要整体搬迁。”杨勇建议,考虑到龙门山脉羌族人集中居住,以及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的特点,应尽可能选择一处生态环境良好、有山地特色的地方集中建设羌族移民城,既可以让受灾群众有一个长久性的安身场所,也可以通过旅游开发,增加收入,传承羌族文化。
而对于灾区自然环境的恢复,专家们则认为应该更多地依靠自然恢复,而不是人工干预。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沈孝辉认为,地震“对人类来说是灾害,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不见得是灾难”。
沈孝辉解释说,大自然无需救助。千百年来四川地区总是在发生地震,从来没有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而且这些自然力综合的结果,让这个地震最频繁的地区成了我国和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记者在映秀、北川等地的多处滑坡、崩塌体上发现,仅仅时隔几个月,不少地方已经长满灌木,甚至长起了小树。“自然界的恢复能力是巨大的。要不了几年,这里就可能会是一座座青山。”环保人士谭作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