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建言实施8000亿元财税刺激计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9日 15:34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三十年最大拯救

   钟华/文

  学者建言下调准备金率到10%和实施8000亿元财税刺激计划

  那厢是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这边却又陷入“中国式衰退”之中——四季度CPI可能降至3%,GDP明年中后期或将回落到8.5%,中国经济增长处于全面减速。内忧外患之下,经济政策正由“抗通胀”全面转向“保增长”,央行的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拉开了刺激经济的序幕。

  但仅靠此中国经济并不足以渡过危机,在年初最早提出“GDP惊现拐点”后,《证券市场周刊》邀请任若恩、王建、高善文、潘向东四位经济学家力图为该命题探寻解决之道。学者建言,除了放松货币政策,还应采取积极的财政刺激计划,以在全球萧条中获得更长的“气”。

  短短数月,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

  CPI几乎跌去了一半,投资、净出口双双下滑,消费似乎也难逃疲软之势。已公布的经济数据似乎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全面减速,陷入“中国式衰退”之中。

  实际上,《证券市场周刊》早在2008年2月就推出封面报道《GDP惊现拐点》,揭示出中国经济见顶回落之势。随后,本刊又于7月推出封面报道《宏观调控转向 速度为上》,发出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大幅降速的警告,并提出改变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建议。

  8月份,中国工业增加值创下6年来新低,跌至12.8%;M1迅速跌至11.48%,较去年同期低了11.29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指数连续第2个月低于50(为48.4),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经济政策由“抗通胀”转向“保增长”迫在眉睫。尤其是,次贷危机掀起的美国金融海啸,正逐个吞噬着华尔街的金融巨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先后轰然倒下。

  如此剧烈的金融市场动荡,势必进一步冲击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无疑,这也会波及到太平洋彼岸的中国。过去数月,中国出口大降就是一大证明,A股大跌也是一种呼应。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在9月15日宣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此,中国“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并可能拉开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序幕。

  这就够了吗?中国经济当前的危局该如何度过?需要采取哪些政策?

  为此,《证券市场周刊》邀请了四位知名经济学家来把脉宏观大势。他们是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招商证券宏观经济顾问王建,中国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若恩,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以及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

  四位经济学家大都认为,未来投资、消费和出口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还将继续下落。通胀方面则有较大分歧,其中三位经济学家认为,通胀未来已无大碍,但王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通胀将在9月开始反弹,今年底CPI重上8%的高水平。

  总体上,“内忧”和“外患”主导了四位经济学家对当前中国经济下滑形势的看法。为此,任若恩提出,中国需要调整货币政策,取消信贷额度,逐步降低利率,将准备金率降低到10%以下。即,通过下调准备金率释放相当于约3万亿元的流动性资金,推动中国经济“复苏”。

  在财税政策方面,潘向东则提出了“宏伟”建议,在未来2-3年内实施7000-8000亿元左右的财税刺激计划,以避免由于外需下降和房地产市场波动导致的经济快速下滑。

  以上只是四位经济学家精妙见解的管中一斑,要详细了解他们如何看待当前扑朔迷离的经济形势,如何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各种宏观经济难题剥茧抽丝,开出应对“药方”,请看本刊的专访。

  通胀:大幅反弹还是大幅回落?

  证券市场周刊:和全球一样,当前中国通胀压力有所降低,您认为CPI年底会到多少?主要依据是什么?

  任若恩:根据8月份消除季节波动后的月度环比预测,CPI年底将回落到2.7%-3%之间。

  高善文:受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经济增长减速影响,通胀下降的趋势已经确立,预计年底CPI可能会回落到4%左右。

  潘向东:年底的CPI会到2.5%-3%左右。理由:一、从目前的天气看,秋粮丰收概率很大,短期而言,这对稳定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作用较大;二、从翘尾因素来看,到年底还有2.3个百分点的翘尾因素会逐步消除,考虑到PPI的部分传导和电力价格存在进一步理顺的压力,CPI在目前基础上有下调1.9-2.3个百分点左右的可能。

  王建:我和他们的观点不同。CPI在8月以后肯定会走高,年底会回到8%以上,全年应在7.5%。中国的通胀是长期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短缺和次贷危机导致国际资本从金融市场流入商品期货市场,形成输入型通胀,从而推动PPI走高,然后向CPI传导;国内则是“人地矛盾”将在“十一五”中期进入拐点,形成由粮食为中心的食品推动型结构性通胀,5月以来虽然消费物价连续走低,但是PPI与粮价双超CPI。

  所以,推动中国通胀的这两大因素不是减弱或消失了,而是在加强,物价会在9月份以后继续走高。

  证券市场周刊:有观点认为,中国当前的CPI没有反映出上游PPI的压力,也就是说,当前CPI反映的通胀有所失真,您怎么看?

  任若恩:当前CPI反映的通胀没有失真。

  王建:油价、电价和粮价都存在着政府的行政控制,都有亏损,和国际价格差距巨大。还表现在企业利润中上下游产业不断拉开,这都是政府在利用行政力量阻止物价的传导过程,所以消费物价肯定存在失真情况,没有能够反映出资源真实的稀缺程度。

  潘向东:在限价的情况下采用CPI来度量通胀会偏离真实状况,实际通胀水平应超出公布的CPI。由于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盈利状况出现恶化,一些企业只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改变经营状况,但目前国家对提价行为进行限制,这就迫使一些企业通过其他方法来变相提价。如通过改变包装或者对原有产品进行所谓的更新(对原有产品进行微小修改),成为“新产品”后大幅提价,便可规避国家的控制。由于统计部门对这些“新产品”无法进行采样比较,从而无法把这种变相涨价纳入CPI。

  另外,从GDP的各部分构成来看,相对于成熟市场国家,投资所占比重较大,而消费比重相对较小,因此用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胀会有失偏颇。

  高善文:CPI数据是否真正衡量中国的通胀压力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需求的疲软,包括CPI、PPI和GDP缩减指数在内的各通胀指标都应该已经或即将进入下降通道。

  证券市场周刊:由于PPI高企,大量企业和行业亏损严重,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据您计算,油价、电价、水价还要上调多少合适?您对调整时机和调整步骤怎么看?

  任若恩:目前没有必要进行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随着全球经济走缓,国际、国内资源价格都将下降,可以等待这一轮下跌之后,再重新考虑。

  王建:上调幅度要根据这些产业的市场平均利润,具体多少没有算过。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上游价格、进口大宗产品价格继续提升,就要根据这个提升幅度来考虑下游产品的涨价幅度。

  高善文:在CPI快速下行背景下,可能会上调电价和水价。预计10月份左右,销售电价每度可能会上调2.5分钱,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前后可能会继续上调上网电价每度2分钱左右。水价情况尚不清楚。成品油价格的调整主要取决于全球原油价格走势,如果油价继续大幅回落,甚至可能下调成品油价格。

  潘向东:随着全球需求快速下降,未来原油价格将出现趋势性下降,因此,油价面临的不是提价问题,而是通过燃油税的改革快速与国际接轨,预计明年上半年推出的概率较大。

  从目前的煤价和运输成本看,电价还有5-8分钱的上调空间,可以促使电企回归盈利状态。但随着总需求的下滑,未来煤价和运输成本有进一步下调的压力,这会减轻电企的成本负担,同时在调价的时候会考虑到PPI上涨的压力。因此,国家在调电价时会采用小幅多次,逐步接轨。在时点上,四季度将再次上调。

  证券市场周刊:如果理顺上游资源价格关系,会引起未来CPI反弹吗?如果反弹,您认为反弹高点会到多少,发生在何时?

  王建:引起CPI反弹是肯定的,时间自然在放开这些产品价格的时候,高点可能会在8%-10%之间。

  任若恩:CPI不会反弹。

  高善文:我也认为CPI不会反弹。

  潘向东:从CPI构成来看,上游资源(粮食除外)价格调整对CPI的直接影响不大,但会影响下游各行业的成本。假若总需求依然保持旺盛,CPI就将面临PPI传导的压力;假若下游总需求出现衰退,那么PPI的上涨将依靠中下游企业自身来消化,这将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使企业经营状况恶化。

  目前,我们面临的情况正是后一种状态,总需求出现急速下滑,企业盈利急速下降(8月份企业税收出现了负增长),更多的企业面临了破产的风险,出现了我们最担心的经济快速下滑。未来即使上游资源价格理顺(粮食价格除外),也很难造成CPI的反弹。

  投资:真实增长还将下降

  证券市场周刊: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2008年以来,剔除投资品价格的实际投资大幅下降,您如何看待未来中国真实投资增长趋势?

  潘向东:今年上半年实际投资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家防通胀,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企业资金成本加大,导致投资需求增速下降。但未来实际投资需求疲软,将更多地源于企业利润增速下降导致企业自筹投资需求下降。

  此外,上半年,在住房销售不断下滑,沿海城市房价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的同时,房地产行业保持了30%多的投资增速。主要原因是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滞后”。上半年交易的清淡,必然会反映到未来的投资上,未来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房地产投资额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22%)。总的来说,未来两个季度内的实际投资将维持低位徘徊。

  王建:今年以来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一直在萎缩,2009年中实际投资的增长率肯定会出现负值。

  任若恩:如果不改变对投资的压制态度,调整相关政策,投资实际增长将继续保持低位,甚至进一步减缓。

  高善文:去年四季度以来,在商品冲击、国外需求持续疲软,以及包括本币升值和信贷管制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的背景下,中国实际投资增长大幅下降。

  尽管9月15日央行的政策拉开了刺激性经济政策的序幕,但从经济基本面情况来看,今年三季度以来,在大宗商品冲击影响尚未消除、外需疲软和汇率升值压力继续加重的背景下,地产市场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开始扩散,与此同时,汽车等重要产品需求则出现明显下降。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发展,预计短期内中国实际投资增长将继续呈回落态势。

  证券市场周刊:中国的投资与政府换届效应有一定的关系,在当前形势下,您如何看待政府的投资问题,以及对经济拉动的具体效果?

  任若恩:宏观调控政策不调整,政府换届效应十分有限。

  潘向东:政府投资的前提是财政能够支持其投资扩张。随着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清淡,未来房地产商拿地的积极性将大幅下降,从而地方政府依靠卖地获取的财政收入会出现大幅下降,这会制约地方政府投资规模和持续性。

  中央政府则不同,尽管随着经济的快速下降将导致税收收入快速下降,但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收入的不足。目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完全取决于中央政府财税支持的力度,假若中央发债的规模较大,那么完全可以弥补由于企业利润下降导致的投资增速下降。

  高善文:在当前形势下,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应有助于缓解经济向下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失业问题等。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刺激力度的强弱,观察中国历史数据,看起来政府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比较有限。

  王建:我们目前存在一个观察经济形势的“盲区”,就是过度相信政府的能力,在改革进入到今天,非国有经济在投资和生产领域都成为主体,国有部门的投资已经从三七开演变成“倒三七”了,政府对经济景气的直接影响力就远没有以前大,如果把恢复景气的希望寄托在政府换届效应上,肯定会失望。

  证券市场周刊:私人投资呢?它们的主要增长空间在哪里?主要有哪些制约,从政府角度,该如何解决?

  任若恩:制约私人投资的主要因素也是宏观调控的政策。

  潘向东: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会导致企业利润增速出现下降,而企业利润增速下降又会导致企业的投资需求下降。企业要改变这种利润下降的状况,在未来不会被淘汰,就需要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这就形成了企业的投资空间。要加强企业这方面的投资,加快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就需要放松银根,拓宽相关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税收方面进行优惠。

  高善文:影响私人投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企业盈利的变化,在经济下行中,各行业都会面临很大的盈利压力。从这个层面看,未来私人投资增长也会逐步回落,主要增长空间可能会集中在盈利状况相对良好的部门。

  目前,制约私人投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政府未能理顺价格信号。实际上,如果价格信号能够正确地反映供求关系,那么私人投资就自然会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如果能源价格放开,节能降耗行业、替代能源行业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再比如,如果汇率价格市场化,那么私人投资就会从低端的出口产业转向高附加值的产业。

  当然,对政府来说,其他一些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如建立更加有效的投融资市场、建立更加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体系等等。

  王建:由于目前的投资主要由民间部门主导,政府刺激经济景气的政策重点更要放在帮助市场树立景气延续的信心方面,同时也需要一些大的战略性措施,如推动城市化,这是一个巨大的需求空间。

  消费:真实消费高涨是虚幻?

  证券市场周刊:8月消费增长与7月基本持平,达到23%,未来消费会维持这一高增长吗?您认为,中国可持续的消费增长水平是多少?

  任若恩:未来消费不会维持在23%的高增长,中国可持续的消费增长水平应该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当,因此也应该与GDP的增长大致相当。

  潘向东:中国目前的实际消费水平就在13%附近,相对以前,已略有上升。未来随着人口结构的逐步改变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际消费水平会出现不断攀升,消费占GDP的比重也会不断加大。

  高善文:未来消费应难以维持7月份这么高的水平。事实上,考虑到通胀的下降以及经济增长的放缓趋势,消费增长将逐步减速。从长期来看,预计可持续的消费增长约11%-12%。

  王建:23%的高增长率是名义消费,不是实际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消费是居民收入的函数,而收入则是经济增长的函数,如果增长掉下来,消费也要跟着往下掉。经济增长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投资和出口都要往下掉,消费的繁荣就没有了根基。从经验看,如果经济增长率掉到8%以下,消费增长率应该比经济增长率还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