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风日产速度:五年百万辆的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0日 04:24  21世纪经济报道

   5年有多长,速度就有多快——这种速度在中国汽车界有一个特定称谓“东风日产速度”。

   2008年8月31日,根据乘用车联谊会的统计,东风日产新天籁的销量为7070辆,稳居中国中高档轿车销售排行榜第三名。自6月25日正式销售,这款中高档轿车在中国市场备受关注,至今销量已超过1.8万辆,日均销量269辆。有评论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增幅放缓的情势下,东风日产的增速成为整个市场的焦点。

   在新天籁崛起的同时,东风日产将在9月19日迎来产销100万辆的历史时刻。完成百万辆的产销任务,东风日产用时5年。实际上,在19日之前,东风日产的产销已经超过了这一数字。因之,在中国汽车历史上,这是最快的速度。换言之,东风日产创造了中国汽车的另一个高峰。

   自2003年6月16日成立之初,东风日产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中坚力量。其在产品布局、本土研发、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为中国汽车市场树立了新的标准。面对新的速度,这家汽车制造商的副总经理任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创业时期的激情一直在激励着我们,东风日产是一家不甘平庸、一直在创造奇迹的公司。”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与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同步出现变化后,中国汽车的竞争会更激烈。依时下实情,东风日产尚处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二集团军,欲跻身市场最前列,还需要时间。

   新天籁格局

   2008年3月,由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蔓延到汽车行业,美国汽车市场首先做出反应,其传统的SUV、皮卡、MPV等车型出现大幅下跌,消费市场转而追逐更经济的轿车和新能源汽车。随后,欧洲市场也出现了相应的下滑。日本汽车市场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变化的同时,中国汽车市场也同一时间做出反应,以往高速增长的趋势骤然放缓。虽然在细分市场的变化上,中国汽车市场与国际有所不同,但这场危机带给制造商的压力是相同的。

   面对市场的变化,东风日产必须有所作为。6月16日,东风日产新天籁发布,它凝聚了合资双方研发团队经过5年的努力,这款车在6月初的东京车展上刚刚亮相。与以往推出的产品不同,新一代天籁的四大技术特点使其变得不一样。东风日产将其总结为DVC980:“D”:代表全球前驱车最高水平的D平台;“V”:同级车里唯一装备的V6发动机;“C”:带六速手动模式的CVT智能无级变速器;“980”:新天籁使用高达980MPa的超强钢。

   D平台是日产重要的前轮驱动中高档轿车平台,在此之上有日产畅销全球的Altima 、Murano等车型,在日产与雷诺进行平台整合后,雷诺的Laguna也使用这一平台。新天籁的技术由此可见一斑。在东风日产天籁发布后,有日本媒体评论说,在同档的产品中,这款车的技术含量最高。

   与此同时,在新天籁发布的同时,东风日产将日产在中国市场备受赞誉的公爵系列产品引入,搭载2.5~3.5L发动机。这极大增强了新天籁的含金量。这种营销方式在中国汽车市场并不多见。

   公爵系列轿车是日产在1960年代研发出来的高档轿车,主要与Prince Skyline 和Gloria进行竞争,在这两个品牌并入日产后,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在高档轿车领域鲜有对手。在对这两个品牌做出适当的调整后,他们都变成了公爵家族不同细分领域的产品。随着日本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公爵系列轿车的主要对手变成了丰田的皇冠系列轿车。由当初代号Y30起步,到现在公爵系列轿车已经到第十代。在2003年的东京车展上,日产汽车公布了公爵的升级车型FUGA。在日产汽车的产品序列中,公爵这个品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见证了日产汽车的沉浮奋斗历程,是集中体现其品牌美誉度的一款产品。FUGA更是高档轿车的杰出代表。

   在中国市场,公爵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东风日产将这一优势充分的融入新天籁之中,使其在中国市场处于产品与技术的引领者地位,这极大地区差价增强了新天籁的竞争力。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东风日产的新天籁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这说明东风日产的操作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在同档次的产品中,东风日产的产品优势显露无遗。

   按照中国汽车市场的管理,得中高档轿车者得天下。东风日产新天籁正在改变市场的格局。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是,东风日产新天籁在保持2.0L级别产品中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其在2.5L以上市场中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由于中国中高档轿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将2.0L级别的产品继续下拉,部分产品的价格甚至与中档车处于同一水平。因之要在中高档细分区间确立优势,2.5L 将是这个市场的黄金分割点。对东风日产而言,其新天籁的销量恰恰表明了它的竞争力。

   次贷危机的阴影何时散去尚是疑问,汽车市场仍处于不稳定的变化之中。在传统汽车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四国的市场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预计,今年剩余的时间市场的营销战和价格战会进一步加剧,这需要汽车制造商必须要提供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市场人士预测,新天籁的表现将会是整个市场的亮点之一,它会进一步推进中高档轿车领域的变化。此举,不仅可以确立东风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同时可以确立它在日产全球市场中的位置。

   东风日产速度

   就在新天籁迅速成为中国中高档轿车市场三强的时候,东风日产也凭借5年100万的产销速度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崛起速度最快的汽车制造商。

   东风日产的前身为风神汽车,它曾凭借蓝鸟系列轿车创造了中国汽车市场当年投资、当年生产、当年盈利的神话。在风神时代,速度使得它成为演绎2000年左右中国汽车发展的最佳案例。2000年,风神的销量为2560辆;2001年,为17620辆;2002年,其销量突破4万辆。“创业时的激情”与对市场的精准判断,使得任勇领导的风神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明星。

   2003年,东风与日产汽车合资成立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风神汽车成为东风乘用车的主体。合资公司成立后,东风日产于这年年底发布了“2的3次方计划”。根据计划要求,到2007年,东风日产的销量应达到30万辆。这意味着东风将成为主流的乘用车制造商,因之它必须有更多的产品引进。可以为证的是,除正在销售的蓝鸟系列轿车,东风日产引进了阳光。

   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的大势难以阻挡,但其间也不乏波折。不过,东风日产还是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到2004年6月,东风日产产销突破10万辆大关。2005年3月,东风日产的产销量超过20万辆。紧随其后,东风日产推出了颐达和骐达经济型轿车,再次冲击中国已经拥挤不堪的中型轿车市场,结果这两款轿车大获成功。与此同时,2005年8月1日,东风日产获得了世界权威机构J.D. Power Asia Pacific(J.D. 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05年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调研(CSI)报告》第一名。好消息还在不断的传来,2005年11月,东风日产第30万辆轿车下线。到2005年结束时,东风日产的销量达到15.75万辆,以超过150%的增幅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行业评论大多认为,2005年是东风日产年。

   在与日产汽车的合作中,东风日产将风神时代的速度和效率与日产汽车的全球管理经验进行了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发布了《东风日产行动纲领》。使得整个企业可以步调一致的前进。“打造一个和谐企业是我们的目标。”任勇说。

   合资双方的高度统一决定了东风日产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前进。2007年1月,东风日产第50万辆汽车下线,5月第60万辆汽车驶出总装车间,9月第70万辆轿车下线。这一年骊威系列轿车的推出,再次丰富了东风日产的产品线。2007年,东风的销售实现了27.19万辆的目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33.6%,远远超过行业平均26%的增速。东风日产跻身中国乘用车排行榜前10名,位列第七。自2004年以来,东风日产在这一阶段的销量翻了4倍,年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8%,这一增长速度被业界誉为东风日产速度。东风日产所在的花都成为日产全球基地的明星。

   2008年2月,在总结2的3次方计划时,大多数高管用完美形容了这一过程。不过,任勇还是保持一贯的低调与清醒:“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健康发展,销量只是其中的一个考核因素。相比之下,运营机制、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等对我们来说比套上一个响亮的销量数字更重要,我认为这是让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

   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东风日产也在积极的应对。2008年2月,在第80万辆轿车下线后,东风日产再次迈向了更细分的SUV市场,向市场推出了逍客系列车型,立时成为该领域最受追捧的汽车。

   2008年5月,东风日产公布了2008~2012年的发展规划,这被称之为1的3次方计划。其内容是:“通过进一步的业务扩张,实现销售100万台、收入1000亿,以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继续坚持优化运营,在产品制造质量、销售和服务质量及成本竞争力方面,继续保持一流的水准,确保产品的竞争力;在双方学习和以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基础上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成长为一个倍受信赖的公司。”

   在东风日产迎来100万辆汽车下线的时候,市场为次贷危机笼罩。市场悲观的声音居多。不过,这对东风日产的影响有限,到2012年,它将推出15款产品应对市场的变化。“过程比结果重要。”任勇说。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