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减税 回购积极暖市制度利好稳定市场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9日 03:22  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中国股市灾难性的连续大跌之后,中国政府紧急作出决定,从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与此同时,中央汇金公司宣布从即日起开始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开始积极“暖市”。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决策者重点关注的是经济下滑与通胀风险,并作出货币政策的方向性调整,而对股市的涨跌一直没有过多的政策关照。实际上,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恶化,中国正经历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竣的挑战,尽管中国尚未开放的资本市场免受直接冲击,但是,在如此动荡的环境下,中国当前最优先的重点是评估与防范金融风险,其次才是考虑经济增长的问题。

   此次全球历史上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正在恶化,中国金融体系不可能风平浪静。中国应及时评估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堵塞传导途径。目前已有中资金融机构陆续暴露出在美国的投资损失,但相对其资产所占比例较小,直接冲击不大。事实上,全球金融危机可能通过中国本土资本市场的过度反应而传染过来,如雷曼、美林等美国投行的垮台以及AIG、摩根斯坦利面临的困境,让投资者恐慌性的抛售中国银行与保险业股票,导致连续跌停,如此下去可能进一步将恐慌情绪传染给储户与保险客户等,有引起挤兑危机的风险,引发金融动荡。

   而上证综指自去年高点跌至昨日1802的低点,已跌去超过70%,如果政府不予以拯救,必然引发经济信心危机,恶化市场对实体经济之预期。因此,汇金宣布购入其控股的银行股票非常及时,作为市场权重最高的板块,金融股的企稳有助于整个市场的稳定。虽然中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并不密切,但中国政府必须高度关注资本市场的安全,因为它是最为明显的经济信心风向标。

   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二目标是警惕热钱的流动。在当前西方资本市场陷入空前的危机之时,中国封闭的金融体系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或会继续吸引热钱大规模流入。但是,美国主要金融机构的问题大都已经暴露,这意味着全球性的金融动荡将会逐步平息,可能会导致短期投机资金突然外流,引起金融体系的震荡。鉴于中国热钱规模过于庞大,尤其是可能与地产引起的金融风险并发的情况下,金融体系能否承受如此震荡需要警惕。

   实际上,目前可能会直接引起金融风险的领域是地产业。房价过高的中国地产业有充足的理由进行调整,且目前持续萎缩的交易量已经给出了调整的信号。房地产业可能通过土地抵押贷款的信用危机传染金融体系,因此,政府务必做好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准备,防范冲击金融安全。

   中国当前面临防范金融风险与刺激经济增长的双重任务,这些都需要中央政府及时制定战略性的应对方案,并予以公布,这不仅是要稳定经济增长,更是稳定市场预期与增强信心。因为稳定预期必须先确定战略性方向后,逐步推出系列的政策组合,要化被动为主动,最终战胜困难。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