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新探索” 系列报道(八)■本报记者 仵树大 朱江漫 见习记者 白浩然
作为“两高一资”特征较为明显的省份,如何探寻清洁能源,促进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甘肃省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甘肃全省在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同时,充分利用河西走廊丰富的风能资源和戈壁荒滩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为现有的能源结构调整探索出一条新路。
“世界风口”凸显资源优势
甘肃是全国风能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之一。按照全省风能资源评价结果,全省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是全省风能最为丰富的地区,境内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而玉门也常被人们称为“世界风口”。
气象部门最新风能评估结果表明,酒泉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在4000万千瓦左右,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在200瓦/平方米以上,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相对国内其他风能较丰富地区而言,酒泉风电开发及建设有着无可比拟的潜在优势。
面对风电开发的广阔前景,甘肃省的决策者们显然已成竹在胸。甘肃省省长徐守盛曾明确指出,要抓住新能源建设发展的机遇,把风电产业做大做强,力争经过10年-20年的努力,实现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目标。
2007年底,甘肃省发改委组织完成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全面启动了酒泉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世界风库”正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借着国家加大对风电等清洁能源投资的“东风”乘势而进。
“世界风库”推动风电产业发展
事实上,早在2003年,甘肃省就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完成了全省风电场规划报告,对省内18个大中型风电场进行规划,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
目前,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一安排,甘肃省已启动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计划按照860万千瓦目标部署前期,按照确保建成760万千瓦的原则开展工作。工程建成后,酒泉风电总装机可达1270万千瓦。
酒泉市委书记李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酒泉地区已建成风电装机容量41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装机容量可达到516万千瓦。按照甘肃省的部署,到2015年,即可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相当于多半个长江三峡水电站(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
在这一大背景下,瓜州县也开始着手实施风电强县战略,做大做强风电产业,并以风电带动矿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互促共赢的发展格局。
“依据酒泉风电基地的总体规划,瓜州县装机容量将达到620万千瓦,以312国道为轴线,在境内北大桥、干河口、安北等8个片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形成风电梯次开发、组团式推进的发展格局。”瓜州县委书记戴超告诉记者,开发风能,瓜州具备一定区位优势,同时,全县可以依托风电开发,加强区域合作,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快矿产资源转化步伐,昔日“世界风库”也将变为“风电之都”。
对于甘肃打造“陆上三峡”的战略部署,甘肃省发改委能源处处长梁晓光认为,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和青藏铁路之后,酒泉风电开发建设将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带动风电设备制造业
“从另一方角度看,甘肃风电产业的发展使得风电设备制造本土化成为可能。”梁晓光说,按照依托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甘肃省积极引进了新疆金风科技、中航惠腾、湖南湘电、四川东方电气等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入驻酒泉工业园,开展风电设备整机、叶片、轮毂、法兰、塔筒等风电设备制造,并支持兰州电机厂加快风电设备研发和制造,带动了全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酒泉市已在肃州区投资1707万元,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的配套工程,其先后引进了风机总装、风轮叶片制造、塔筒塔架制造等风电装备制造项目12个,签约资金达20亿元。
李建华表示,到2010年前,预计入驻园区的制造企业将达到10户以上,项目投资逾20亿元,年总装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00套和75万千瓦以上,2015年前将形成150万千瓦的风机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最终建成集研发、制造、认证、测试、培训、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国内最大、世界一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