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秋凤
进入9月份,在东三环内万豪国际公寓B座二层的奇瑞驻京办主任孟涛开始忙碌起来,不久后这里将迎来新的同事,而这个驻京办也将成为奇瑞京蒙大区的咽喉。
在取消大区制不到一年后,奇瑞再度营销调整。9月初,刚刚上任的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马德骥在芜湖召开了第一次经销商大会,宣布重新恢复大区制管理:将奇瑞原有的11个销售大区进行拆分,原有的东南大区撤消,原有的京津大区中的天津区划给华北大区,将北京区和内蒙古区合并为京蒙大区。至此奇瑞原有的11个销售大区减少至10个。
相比较从前,责任也更为明确。奇瑞销售公司副总、总助级别各分管一区,并要求各副总增加驻大区时间,实质性地抓起区域销售工作。
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解释,这是奇瑞面对今年和可预测的未来严峻销售形势的战略转型之一。“目的是加大力度发展位于销售渠道最前沿的专营店,进一步拓展二、三线城市的销售,这是我们挖掘市场潜力的重点”。
实际上,这只是奇瑞面对市场严峻考验,实施企业战略转型的冰山一角。在迈入自主品牌第一阵营、完成第一次创业之后,早从今年初,奇瑞的思路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战略由过去“又快又好”向第二阶段的“又好又快”转变。同时更是夸下海口,要做自主的国际名牌。
也因此,即使在今年市场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奇瑞曾经横扫国内低端车市场的“价格杀手”和新车密集上市两大“狠招”一直未再动用,并收起曾经的高调形象,转入快速、低调布局阶段。
相比较“又好又快”战略转型这个冠冕堂皇的词汇,金弋波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了更多今年以来奇瑞的实际运作细节,包括其扩大的产品线布局、海外出口战略和品牌提升等,寻找自主品牌“蓝海”成为主线。
产品多且存在重复等问题,曾经成为奇瑞 “多生孩子打群架”的佐证。现在,奇瑞开始在产品线的拓展上下功夫,更将触角伸到微车和商用车领域。金弋波介绍,在乘用车方面,奇瑞将利用平台优势,在已有的6个平台上,对造型等不断变化,同时保证底盘等更多零配件的通用,降低成本。
今年4月份,奇瑞微车公司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悄然成立。按照奇瑞的想法,汽车进入家庭未来的一个主力将是二、三级甚至是三、四级市场的消费者,包括很大一部分农村用户,微车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该公司进入正常运转阶段,已经在全国建立起拥有140余家销售服务商的网络,新产品Q21将于年底上市。
8月份,奇瑞商用车公司正式成立,已经规划的产品包括一款9座车型和一款22座车型,并挖来在商用车方面销售经验丰富的杨波出任负责人。杨波曾是华晨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在销售金杯等商用车方面经验丰富。
“乘用车、微车、商用车,奇瑞将把产品线扩张到每一个细分市场,逐步形成集团化的发展。”金弋波表示。
在海外战略上,奇瑞从2004年得来经验,并在2008年后重点转型。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同样遭遇大幅下滑,当时押宝在国内市场的奇瑞也迎来了第一次低增长。“2004年,我们海外销量仅有8000台,仔细反思,如果有海外战略支撑,我们也不会那么被动。”金弋波介绍。
此后,奇瑞开始重视出口,出口的销量逐渐翻倍,并在2007年达到11.98万辆,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53.6%。而这也加速了奇瑞出口战略的转换。按照奇瑞规划,2008年,奇瑞仍以国内为主,希望海外销量占到40%,并且设定了新的海外目标,到2010年海外销量占到奇瑞总销量的一半左右。
前不久,奇瑞在马来西亚的工厂正式成立,这是奇瑞在海外的第八工厂。据悉,奇瑞将在全球汽车市场划分、布局,利用规划建成的生产基地向周围国家辐射。目前,有数个海外项目正在同步规划。
品牌形象低廉已经不是奇瑞一家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最初为了抢得生存的一席之地,奇瑞采用了新车攻势,大量新车刺激了销量的攀升,却也将奇瑞带入了品牌的泥潭。要想提高产品品质,改变奇瑞在公众心目中的不良形象,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新车上市的门槛。
新车推出的谨慎成为奇瑞今年最大的变化之一。已经被媒体不断曝光的奇瑞A3一再推迟上市的步伐。到现在,奇瑞总经理尹同耀仍然希望效仿丰田,进行不间断的测试,保障品质之后,再上市,为奇瑞开拓一个新的品牌形象局面。据金弋波介绍,未来奇瑞在推出每一款车型时都会像A3一样,在品质上下足功夫,充分打磨之后再推出。
不过,奇瑞转型的另一个重要举措——上市,仍然面临考验。今年7月初,奇瑞已经改制更名为股份公司,为上市做准备。但低迷的股市令其望而生畏,跌入2000点的上证指数,让尹同耀心目中4000点的底线冒出丝丝凉气。
当然,奇瑞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实现国际战略助推的梦想也并不十分顺利。在奇瑞强势的坚持下,克莱斯勒、菲亚特合资项目都还缺乏实质性进展。“转型要一步步来,市场形势严峻,我们必须更谨慎。”金弋波认为。
“无论是在产品线扩张,还是在品牌塑造和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奇瑞战略转型的做法都是自主品牌整体转型中的一个缩影,规避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两条腿走路,打造国际名牌公司成为自主品牌在当前形势下的突破口。”业内人士认为,“当然,这也将是自主品牌们一个漫长和艰难的转型过程。”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