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 超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新接订单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4%,有人说船舶业出现“拐点”,也有人说谈论“拐点”为时尚早,因为中国船厂目前的手持订单量都比较充足,很多已经排到2010年以后……类似的争议,充斥市场。
但如统一意见般,企业、学界、市场的声音,都说:“全球船市连续五年的繁荣局面,或将结束。”那么,造船业“拐点”是在2008年就出现,还是如同此前预期的那样,等到目前造船企业的手持订单完成后,2011年才会出现?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友生对“拐点论”如是说,全球船舶行业是一体的,中国造船业的景气与全球造船业也是一致的。如何判断全球造船业的拐点并无统一标准,但总体而言,全球的造船企业在2009年-2010年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界定“拐点”
《21世纪》:2009-2010年造船企业面临压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曹友生:现在要预测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后年新接订单量的情况,十分困难。因为这跟美国的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一方面,我们造船的价格都是以美元计算的,如果美元走强,船只的报价可能出现波动;另一方面,如果美元走强,也说明美国经济好转,如果能从次贷危机中走出来,全球经济会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样新接订单就能保持平稳增长,造船业也能保持一个平稳过渡。
但是如果宏观经济继续恶化,航运市场的压力会非常大,因为明年后年是交船的高峰年,航运市场的运力会非常充足,如果经济不进一步好转的话,船务公司就不会再进一步下订单了。航运公司财务状况如果继续恶化,甚至会取消订单。这将对我们造成一个比较大的压力。因此总的来说,2009年-2010年会有比较大的压力。
《21世纪》:有人认为造船目前面临的风险,是因为2008年国际造船新规范将执行,造成部分船东预支运力,提前下订单。因此繁荣过后,造船业可能面临危机,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曹友生:我不把它看成是订单的提前释放,而是看成国际规则的变化,导致的新需求,正好加上其它几个方面的需求叠加起来,造成了这几年兴旺的船市。
即使中国不增加产能,韩国日本也会增加产能,实际上你可以看到韩国的产能增加得非常快,除了原有的那三大造船集团,现在还出现了很多新的中小造船企业,还成立了一个中小造船企业协会。此外,韩国三大造船企业也在扩大产能,现代现在世界排名第一,他们现在正在新建一个大坞,那是世界最大的坞,还要建一个新的船厂。总之产能扩张得非常快。
所以我估计2012年前后,可能会出现一个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是全球性的问题,不止是中国的问题。那个时候就会面临一个全球造船格局的重新调整。可能某些企业会被消失淘汰。有可能是韩国,也可能是中国民营的船厂,也有可能是两大集团,要看竞争力如何。
船企抗压
《21世纪》:今年以来由于钢板价格上涨,汇率问题以及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造船企业的毛利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中国的造船企业应如何应对?
曹友生:船厂毛利率肯定是面临比较大的压力。虽然今年船价有小幅的上涨,但是没有像往年增长得那么厉害。可是中国企业有个优势,这两年完工的船都是去年或前年接的订单,价格都比较高,对渡过难关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最近的一些行业报告显示,中国造船业毛利率确实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总利润是上升的。对于大型超大型船厂来说,如果规模经济效应发挥得比较好了,即使它的毛利率可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造船规模扩大,产量提高快,盈利的总量还是可以比较大的。
规模化对于未来几年的平稳发展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中船集团在手订单不少,到2012年的订单都不少了,价格也比较高,正是高位的时候,所以现在成本上涨的压力没有大到让它不能承受的地步,只是说毛利率下降。
我国造船业的总利润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因为这两年造船的规模扩展得非常快,明年产量将会是爆发期,完工量将提升得很快,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彰显,对于抵抗价格上涨,也有一定作用。
我感觉可能汇率升值的幅度会进一步放慢。美元已经开始走强了,对人民币来讲,升值的幅度放缓。
此外钢材价格可能出现回调,其价格也涨到头了。所以未来两年即使新增订单量回调,但是凭目前中国船厂的手持订单量,再加上上述利好因素的影响,也可以保证它一个平稳的发展。
《21世纪》:如果造船业的拐点真的出现在不远的将来,民营船厂和两大集团的压力是否不同?
曹友生:中国船厂在成本竞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优势,市场稍微困难的时候,中国大部分造船企业的生存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当然新的、基础不太好的、资金链不太强的民营企业,可能会有调整。我想到时候可能又是改变造船行业格局的一次机会。
至于两大集团所面临的风险,从行业来讲都是差不多的,比如生产能力开工不足,能不能接到订单,以什么样的价格接到订单等等问题。两大集团优势在于造船效率比较高,另外具备比较强的研发能力,在产品方面会更有竞争力;民营企业很多都是购买国外的设计图纸,没有自行开发的能力,所以就比较困难。2012年后这个行业可能会出现全球性的调整。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