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单双号的后现代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7日 20:38  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记者 严娟娟

  狂儒辜鸿铭曾说,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肯定要配几个茶杯。当然,他说这话的时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

  处于21世纪的北京有志青年赵先生最近对这句话有了心得。有时下班回家,他就窝在沙发里不胜唏嘘地表示,家里的自行车和QQ车就像自己的二老婆和三老婆,每天上班带上谁,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一个姓单,一个姓双,相隔千里,万万不能弄错了去。

  大老婆红红听罢就捣着他已折了好几道褶子的肚皮说道:“这样也好,你这啤酒桶也要趁机锻炼一下!”

  如果说是为了抬头就见蓝天,赵先生的境界还没达到。他更多的是考虑开车的便捷和舒适。他这样想,如果单双号9月20号后继续实行,他会多加把劲再买辆车;如果有规定一人不能买两辆车,他会让大老婆学开车,一人一辆,让新晋级的二老婆彻底退休。

  “不管什么情况,总是有办法的。”赵先生插好耳机,踩着二老婆的一只脚,以一个27岁的年轻速度冲了出去,这时的北京已开始弥漫秋天的味道,天蓝得跟假玻璃做的一样,距官方单双号限行措施结束还有18天。

  还是得讲讲一个媒体人士的“苹果餐”。这位王先生自30岁后就一直开车上班,如今不得不隔一天就坐次公交,毕竟从亦庄打车到大望路还是颇为不划算的。

  话说第一次重温公交旅行前,王先生的老婆深情款款地拿出一个红艳艳的苹果塞进他包里,叮嘱有加,说这是对他辛苦的安慰。

  哪知王先生早已弄不清公交是怎么一个坐法。弄错了支线的区别,咣咣当当被拉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儿,惶惶间手机铃声大作,上至领导,下至同事都十万火急催他相关工作事宜。

  “那个急啊!”王先生无奈之下,只好临时开展电话工作,在一个错误的公交车上享用了一顿难忘的苹果午餐。

  当然,这并不是最绝的。

  笔者一个朋友的房东是这样打理单双号期间的生活的。他有一辆6成新的夏利车,以往都是打游击,拉黑活。奥运会期间,大家都忙着看转播,出车几率又降低一半,干脆摇身一变成为志愿者,每天跟着地铁上班3小时,不仅有稳固的补贴收入,还颇提升心气神儿。晚风习习,穿着那件白底蓝花的T恤往小区门口一站,总有人围上来交流体验和新闻。

  如果哪天有人开着直升机,骑着骏马上班,也没必要惊讶,因为后现代的理念之一是,在一些貌似阻碍的条框面前,个性的颠覆和尝试是重获自由的有效途径。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