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童莉霞:把握低点适时进行石油储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15:41  《数字商业时代》

  采访·撰文=周颖 摄影=刘志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石油专家

  一路飙升的国际油价呈现出了高位震荡的局面,是投机资金作祟,还是需求降低所致?国际油价的走低,是否为中国增加石油储备带来了机会?

  高位震荡的国际油价引起了全球市场的广泛关注。

  进入2008年第一天,WTI(中质原油)原油期货价格越过100美元后开始一路飚升,7个月后,即7月11日原油期货创下了历史最高交易价每桶147.27美元。就在国际油价逼近150美元的一周之前,高盛预测称,油价在未来两年时间内可能会高至每桶150美元至200美元。颇具戏剧性的是,此后的油价却逆市而为,截止8月18日,国际油价报收115.07美元/桶。

  国际原油价格的走低,使得国内曾经一度为各界所关注的成品油,尤其是柴油供应紧张、排队加油等现象得到了很大缓解。同时,这也使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问题再度引起各方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到目前为止我国成品油价格还没有完全和国际接轨,是低于国际的价格。“能源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要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

  为何国际油价会高位震荡?来自美国方面的消息称,国际油价的飚升有投机因素。国际能源署在6月的报告中指出,由于油价不断创新高,加上美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2008年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幅将低于预期。

  7月31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成立大会,局长张国宝指出,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分析上半年的经济形势,煤电油运紧张已成为制约当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国家能源局的成立,将致力于调整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制定能源法规和政策,推动能源重大工程合理布局,加强国际能源合作等,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目前油价处于相对低位,这是否给了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市场接轨一个新机会?国际油价的走低,是否有利于中国石油储备择机建仓?如果说需求降低成为国际油价下跌的原因之一,那么国际投机资金是否从原油期货市场获利出逃?国际原油需求是否受到抑制?一直关注石油市场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石油专家童莉霞对此进行了解读。

  成品油价格与市场接轨可以循序渐进

  《数字商业时代》(以下简称DT):虽然当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尚未与市场接轨,但是目前油价相对处于低位,你觉得这是让油价与市场接轨的时机吗?

  童莉霞:我个人觉得,如果不能一下子做到与市场接轨,可以考虑渐进方式。比如当国际油价高位时,成品油可以适当调高,当国际油价下跌时,可以适当下调,从而让消费者渐进式接受,这样当与市场接轨以后也很容易接受。另一个方面,如果一下子做到与市场接轨,很多企业的成本也会加大,因此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可能不会贸然行事。尽管国内成品油执行价格管制,但与市场接轨是一种趋势。

  实际上很多人也一直在呼吁,高油价下国家总是补贴,而且涉及行业很广,石油行业、军工、渔业、公交等都要补贴,不仅仅是中央财政进行补贴,还有地方财政也要补贴,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投资,长期这样补贴的话,国家要投入大量的财力,这也是一种损失。

  DT:成品油价格与市场接轨,仅仅是为了让石油行业减少亏损吗?

  童莉霞:成品油价格与市场接轨的重要目的,不仅仅是因为炼油行业亏损而在价格方面让企业得到一个调整,重要的是成品油与市场接轨可以让一些产业对能源的消耗习惯改变,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消耗太浪费。北欧的做法其实是不错的,油价高时,高耗能产业不会得到国家的补贴,国家要补贴低耗能或高新技术产业,高耗能产业必须想办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否则你就自生自灭。

  目前中国也在讲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但仍然是以重工业为主,因为地方经济只有依靠工业才能推动GDP,这种高耗能产业对中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虽然能看到经济的发展,但是高耗能的消耗和经济发展不一定是相匹配的。比如,中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如果成品油价提高了,可能也担心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冲击,这的确是个矛盾问题,就看政府怎么选择,在经济发展与能源方面之间选择什么。

  目前价位可以适当进行石油储备

  DT:很多人都认为国际油价不会降低,相对于前期高位来说,目前的低位是不是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石油储备?

  童莉霞:这个问题要看有关部门对国际油价的后市如何判断。如果对未来石油市场走势仍然看多,那么现在的时机进行石油储备也是可以的,指望价格回到七八十美元,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石油需求形势难以改变。

  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我们国家很多商品需要进口来支撑的时候,往往是在高位时大量买进,而在低位时总是希望等待更低的时机,结果总是错过机会。美元在持续贬值,而国家持有大量美元外汇,无论是从战略层面,还是从资本层面,我个人还是认为,如果从未来的油价走势来看,目前是一个比较好的低点,可以做一些石油储备。

  需求仍是油价走高的主推手

  DT:此轮油价在短期内震荡走势非常明显,这和历史上的几次油价上涨有什么不同?是因为原油需求的增加,还是国际投机资金推高了国际油价?

  童莉霞:分析这轮油价的高位波动,要看这轮油价上涨是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从投机方面来看,的确有投机资金进入原油期货市场后,从而拉高油价;其次是供需关系是支撑油价走高的一个方面,因为供需仍处于趋紧状态。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即使没有投机资金进场,国际油价长期趋势仍会上行,因为新兴国家对能源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第三是投机资金是逐利的,当其他渠道投资机会开始走弱时,投机资金就会进入石油行业。

  历史上的几次石油价格上涨,其中的原因都是人为因素导致供需不平衡造成的,而现在的供需不平衡,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世界经济在高速增长,石油需求在不断加大。

  DT:全球通货膨胀,所有商品都经历了一番价格上涨的行情,石油当然也不例外。站在这个背景下来看,国际油价的上涨是正常的吗?

  童莉霞:这一轮的价格上涨,不仅仅是石油,各种商品都被抬高。看油价上涨的另一个因素,要看其它商品的价格有没有进行轮涨,如果在这个背景下来看,油价的上涨就是正常的。由于国际油价对工业经济的影响最明显,因此这轮油价的上涨格外引起市场关注。石油也是一种商品,当全球资本市场比如股市、楼市等回落后,投机资金就希望能在原油市场获取更多利润。从这个层面来看,不难理解投机资金为何推高国际油价。

  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背景是,比如中东地区,伊朗、伊位克等动荡的最根本原因其实是和石油有关系的。而且随着油价的上涨,造成的财富不均衡现象越来越突出,背后最实际的就是石油利益之争。

  短期内国际油价不会大起大落

  DT:经历这次油价波动之后,市场有了不同的看法。有国际投资机构坚持看多,认为未来会继续冲高。从目前走势来看,这种相对于前期的低位会不会持续一段时间?

  童莉霞:我个人判断,在短期内国际油价不会有大起大落。如果说这轮价格下跌是挤出泡沫,那么投机资金不可能又在短期内进入。尽管从长期来看,油价上涨是趋势,但目前的价格水平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尤其是欧洲国家,当需求加大时,会有一定的举措抑制需求,但其它地区减少需求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因为新兴国家的需求是增加的,再加上美国经济走势对国际油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正值美国大选期间奥巴马不支持高价政策,综合方方面面的原因,我认为目前的价格已进入调整期。

  DT:如果从源头开采方面来看,因为需求在增加,全球石油巨头会不会加大开采以此来满足市场需求而获得更多利润?

  童莉霞:虽然很多新兴国家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比如中国、印度正好进入工业化时代,但是在石油需求增长的同时,供应却逐渐出现紧缺。主要是因为石油经过这么多年的开采供应,现在开采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比较难的时期,很多石油的开采需要到沙漠、深海油田等,不仅开采难度大、投资大,而且投资回报周期也长。很多投行更愿意投到资本市场,比如股市、期货、楼市等。

  预计全球石油产量高峰大约是在2015年,在这个产量高峰到达之前,估计这些产油国都不会增加产量,因为他们都预期未来油价会进一步上涨,如果现在加大开采,一旦油价高涨的时候,他们可能得到的利润很少,所以他们为了保持一定的高价,在开采时不会因为需求增加而加速,他们会以价格来衡量,以维持一个较高收益。所有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未来一段时间石油的产能会放缓,不仅仅是现在,未来一段时间的格局也会这样,这种供应与需求的状态就是此轮油价上涨不同于以往的一个最大特征。

  童莉霞小档案

  童莉霞,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研究生学历。

  1987年进入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石油市场及进出口贸易政策的研究工作。

  曾多次参加石油方面的重大研究课题,其中包括:《90年代中国出口战略》《十五期间中国石油发展战略》《中国石油精炼与流通研究》《中国石油产业海外投资的研究》《中亚能源合作研究》《发展我国稳定的能源、原材料来源和长期对外合作战略》等。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