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紧政策尚难逆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14:02  金羊网-羊城晚报

  ■财经时评

  CPI和PPI连续三个月出现“背离”走势———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回落到6.3%,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却持续走高至10%———是最近议论最多的话题。有分析师日前称:“PPI的传导受多种条件限制,一般不会完全传导到CPI”;“PPI上涨之势短期可能已接近强弩之末,四季度PPI回落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这两句话,笔者同意后一句,但对前一句,不敢苟同。

  国际石油及大宗资源类商品价格在七八两月上演“高台跳水”,国内通胀压力得以减轻,主要由生产资料价格构成的PPI,很可能随之走软。因此“PPI涨幅短期内接近强弩之末”的判断可以成立,这也是大多数分析人士的判断。但是,石油“大牛市”就此走完了吗?眼下谁也不敢下这样的结论。

  至于PPI与CPI互相传导,这是公认的市场规律。大部分情况下PPI更是CPI的先行指标。“背离”现象之所以发生,甚至有人声言PPI不会传导至CPI,只能说明一点:中国仍是“过渡型”市场经济体,在非市场的力量之下,市场规律经常会“走样”。

  从中国的统计口径看,PPI主要决定于国际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铁矿石等价格的变动,而CPI主要取决于食品价格的变动。中国对国内主要大宗商品特别是食品采取价格管制,这是CPI在一季度见顶后迅速回落的最大原因。但是如果国际商品价格持续在高位徘徊,这种价格管制显然不可能顶太久。现在,中国终于熬过了一关,见到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下泻。要指出的是,这并不能证明PPI不会传导至CPI,而是中国的价格管制很幸运地“终于见到彩虹”。

  然而,如果PPI和CPI一走软就立马放松银根,要冒很大风险。一来国际商品价格走势目前玄乎得很,谁也不敢断定会不会再来一波;二来已经熬到脸青的房地产商们以及被压制已久的过热部门,有可能卷土重来,CPI短期内再度飙升的危险很高。

  经济有起有落,再正常不过。起伏与波动,导致大量劣质产能被淘汰,是市场经济体最佳的自我疗法。然而,在这种起伏中,如果由于价格扭曲,产生不了优胜劣汰效果,优化不了经济结构,那就成了真正的问题。 本报记者姚志德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