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川震区重建:呼唤市场化运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01:33  中国经济时报

  刘建锋 朱鸿 钟声 王洪玲

   什邡市副市长吴仁杰:重建可否基金化运作?

   什邡市委常委、副市长吴仁杰在8月4日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该市地震损失,上级核定的是700多亿元,依照目前通行的1∶1.5的比例,什邡市重建所需的资金也高达1000多亿元。

   这1000多亿元的资金如何来呢,目前已经明确,一是国家投资;二是对口援建,北京市的投资三年将不低于70亿元,工作做得好,将可能达到100亿元左右;三是政府自筹;四是社会资金。

   资金投向也很明确,各级政府的办公建筑、设施等完全由国家财政买单,全市大约60多个项目,涉及资金10亿元左右,北京市对口援建的主要是医院、学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问题是,目前什邡市作为受灾后的县级政府,资金自筹的能力非常弱,而根据统计,受灾乡镇的10.9万农户必须重建永久性住房,只此一项最低估算便需要87亿元,而农民拿钱出来将非常难,数额会非常有限。

   社会资金,在灾区有非常大的空间,而恰恰是这块儿,缺乏有效的启动。

   他说,对口援建,虽说力度很大,但也不可能完全依靠援建方,比如基础设施,政府也考虑可以用BOT、TOT的方式来运作,重建中必定会有公私合作的需要,目前因为各项资金流向控制非常严格,因此项目分散,缺少集中办事的基础,比如援建资金,修高速路的就只能修高速路,修公共管网的就只能修管网,可是每一项资金都不足,缺口都很大,如有一条路,全长78.33公里,造价是每公里16亿元至17亿元,而国家给的补贴是1亿元至2亿元一公里,照这种模式来建设,就非常困难。在目前的这种重建体系下,要市场化运作就很有些麻烦。

   “我前些日子很困惑,还特别到了省发改委询问,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想问问看,可不可以成立一个重建基金,统筹管理国家投资、对口援建和社会资金,这样的好处是,资金可以集中使用办最紧要的和最重要的事,其他领域便可以更灵活开放,让市场机制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吴仁杰说。

   但是,结局令他失望,目前还找不到答案。

   吴仁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目前的确有人表达了无偿援建的意向,比如台蓉公司对蓥华镇雪门村,但自己更希望看到的是外来投资者与本地合作开发,这看起来更实际。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什邡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了解到,该市已经在某村的一两个组开始了永久性住房建设试点。此举,吴仁杰解释说,是为了摸清目前按照规划标准在农村建设永久性住房到底会有多高的成本,根据之前对农户的调查,如果建设成本在每平方米1100元到1300元,百姓根本没有能力负担,甚至在800元以上,农民建房的积极性都不高,而试点建设摸底的结果是,即使政府想了很多办法,目前100平方米左右的农房,需要1.8万元的钢筋、7万匹单价0.4元的砖总价2.8万元、需用泥瓦匠劳工600个工,而每个工目前最低也要50元,总计价格还要在8万元左右。

   对于农民来说,每户人家平均能获得财政补贴2万元,加上对口援建方的资助,如果按照户均100平方米计算,还会有5万元左右的缺口,政府通过培训和发动投工投劳、建材补贴,还能降低一到两万元,上面对于补贴和援助资金定了三条原则:不能直接发到农民手里;各县不攀比;不能超标。由此,农民除了自己拿一两万元资金出来之外,还需贷款两万元左右,而能拿得出2万元的农户是非常少的。

   贷款,灾区的资金需求非常大,如果农户普遍信用贷款为1万元至2万元,恐怕金融机构会有相当的难度,而政府出面担保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因此,农户资金需求的解决将会非常难。

   住房建设,这是灾区重建最基本的问题,但是照现在这样,只能说是一块难受的心病!

   对于一些学者提出的市场化重建灾区,吴仁杰表示,什邡市政府在每个项目的实施上都会采取公开向市场招标的形式,而目前的体制,恐怕还做不到重建全盘市场化运作。

   在重建中,究竟该谁唱、谁能唱主角,这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政府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采访时,从多个农民嘴里听到的一个问题。究竟在重建中,政府到目前为止,扮演的角色是多了还是少了,也许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唐福地等三四个农民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还问了记者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农民需要引导,还是舆论和政府需要引导?他们说,“我们觉得,政府应该把灾区向市场推出来,我们希望的是一个开放的灾区,我们农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我们最欢迎实际的,我们知道自己有什么资源,大家合作最好了。”

  (上篇见昨日本报七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