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我国沿海地区的部分外向型民营中小企业出现了较严重的资金链紧张和生存困境。虽然说,这是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调整中诸多矛盾的综合体现,但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由于我国直接融资体系发展严重滞后。日前,就如何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如何通过金融创新和建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而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老大难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才教授。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如何破局?
——专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徐洪才教授
中小企业的战略地位及其融资特征
记者:时下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一国经济是否强大,主要靠大公司和大集团。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方针,就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好大企业和大集团上。徐教授,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徐洪才:我认为,“抓大放小”中的“放小”,不是说对中小企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指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股权中退出,是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予以重视:第一,中小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是大企业和大集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大量的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小企业作为生存的土壤,大企业和大集团就难以发展,甚至根本生存不了;第二,中小企业因其固有的融资特征和抵抗风险的脆弱性,必然要对金融市场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多层次的、灵活性的、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融资体系。
记者:在这里,您提出了“大企业”与“小企业”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思想,我非常同意您的看法。您能否详细谈一谈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徐洪才:国际和国内的经验都表明,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保证合理的价格形成、维护市场效率、确保经济运行稳定和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概括起来,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主要有八个方面:第一,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第二,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第三,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第四,中小企业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财源。第五,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第六,中小企业是制度创新的急先锋。第七,中小企业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对活跃市场起主导作用。第八,中小企业是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总的来说,中小企业以其规模较小、机制灵活、贴近市场、沉没成本和退出成本较低等特点,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了全社会的福利水平,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坦率地说,目前我国较普遍地存在着对中小企业的经济功能认识不足的情况。
记者: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有哪些特点?
徐洪才: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信息透明度低、经营风险较大、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弱等制约因素,加上自身经营灵活性的要求,其融资与大企业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1)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在融资渠道选择上,比大企业更多地依赖内源融资;
(2)在融资方式选择上,中小企业由于资本规模小、缺乏抵押品和担保条件,因而更加依赖私募股权融资,银行贷款由于不愿承担中小企业风险,因此较少大规模地涉足中小企业融资;
(3)中小企业债务融资表现出规模小、频率高和更加依赖流动性强的短期贷款的特征;
(4)中小企业更加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等来自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以及民间的各种非正规融资渠道。
相比之下,大公司无论是从银行间接融资,还是从公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都有着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诸多优势,而这种融资优势在一国证券市场处于低迷和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则更为明显。
记者:请您具体谈一谈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徐洪才:在这里,我主要谈三类中小企业。
第一类,是制造业的中小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大,资金周转速度慢,经营活动和资金使用涉及面较宽。因此风险较大,融资难度也较大。
第二类,是高科技中小企业。高科技中小企业具有高投入、高成长、高回报、高风险的特征,而高成长、高回报是以高投入为前提的。我经常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资本是第一推动力;没有第一推动力,就不会有第一生产力”,指的就是这种情况。高科技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风险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其资金需求类型也各不相同。
第三类,是服务型中小企业。服务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存货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促销活动上的经营性开支借款,特点是数量小、频率高、贷款周期短、贷款随机性大,但一般而言风险相对其他中小企业较小,因此较易成为中小型银行放贷的对象。
记者:您提到企业融资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特征,请就此作些具体的解释。
徐洪才:企业生命周期一般分为:种子期、起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四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融资有不同的要求。
(1)种子期融资的特点:在种子期,企业创业者可能只有一个创意或一项尚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科研项目。此时,创业者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开发,或对自己的创意进行验证,因此需要的资金并不多。这时的资金提供方主要是天使基金、个人投资者和政府资助。
(2)起步期融资的特点:起步期企业需要着手筹建公司,把研制的产品投入试生产,其融资主要用于购买机器、厂房、办公设备、生产资料、后续的研发和初期的销售等,需要的资金规模大,靠创业者自有资金往往不能支持这些活动,从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此时创业者需要进行私募股权融资。
(3)成长期融资的特点:进入成长期后,企业生存问题已基本解决,现金入不敷出和要求注入资金局面已经扭转,企业主要工作是扩大规模和加强行销能力。此时,企业开始拥有较稳定的客户和供应商以及较好的信用记录,通过银行贷款可以解决部分的融资需求;但由于企业发展非常迅速,需要及时增资扩股、注入新的资本金,后者仍要靠私募股权融资,有的也可通过创业板上市来解决。
(4)成熟期融资的特点:企业已有较稳定的经营现金流,因此能够较容易地通过商业银行融资。成熟期的企业,如果是私人公司,为了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要,可通过发行新股从主板资本市场融资;如果已经是上市公司,则可通过各种再融资手段实现融资。
记者:西方发达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徐洪才:我们可以就中外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一个比较。从融资结构看,虽然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也以银行融资为主要渠道,但其比重远低于我国。例如,英国和美国的中小企业中债权融资都超过了50%,其中从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融资基本上“一半对一半”,但也大大低于我国近90%由银行融资的比重。从融资渠道上看,国外中小企业资本构成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主要采取私募股权融资方式。其中,美国中小企业自筹资金比重最高,一般在60%左右;欧洲自筹资金比重在50%左右;而政府扶持资金比重一般占5%-10%左右。
从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看,既有业务不断综合化的特点,也有金融机构专业化的趋势。其专业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一是从事短期资金贷款的商业银行和主要经营中长期融资业务的金融机构日益分化;二是从事实业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包括风险资本)和证券投资基金逐步分离;三是从事大型企业巨额贷款的大型金融机构与从事向中小企业微型贷款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分化。在美国,有上万家专门从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另外,美国拥有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资本市场容量很大,具有弹性和灵活性,这个市场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样性的融资需求,而且能够抵抗系统性风险的冲击。
另外,政府资金支持也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各国情况,政府资金支持一般占到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10%左右。政府资金支持主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
融资困境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记者:最近,我国沿海地区部分民营中小企业陷入了融资困境,甚至出现个别企业家不堪重负而自杀的事件。请您谈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徐洪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金融体系不健全。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公司债发行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缺乏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影响了风险投资退出,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私募股权融资。虽然各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主观上很努力,都期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但现有金融体系只对中小企业开放了短期信贷业务,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供给严重不足。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特征是:间接融资比例高于直接融资,金融机构以银行占主导地位,银行市场由大银行垄断,银行贷款偏大企业贷款。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这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先天不足。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民间融资发挥了一定的补充作用,而资本市场基本上未做贡献。
第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日本等都有较完善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主要是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以中小企业政策性贷款机构为核心,涉及政策性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基金和证券市场。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扶持不足,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政策性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虽然数量不少,但是规模较小,运作不规范,市场化程度低,杠杆作用不明显,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第三,征信体系欠缺。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已具有放大效应。虽然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资信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意识对中小企业贷款采取审慎原则,致使很大一批财务制度健全、发展状况和信用记录良好的中小企业受到波及,难以获得贷款。
第四,在中央银行持续实施的严厉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条件下,首当其冲的是中小企业融资,大型企业融资在股市繁荣时期本已受到市场的过度青睐,眼下虽然股市低迷,但大型企业仍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中小企业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即便在2006和2007年的大牛市里,我国中小企业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也十分有限,更何况眼下处于熊市!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资金供给严重不足,与全球流动性泛滥的现状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灵活性的多层次的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资本市场体系。
记者: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改革,积极提升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如何评价商业银行在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所做的努力?
徐洪才:客观地讲,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十分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是由于孤军深入,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保持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部分立足于服务中小企业的股份制银行2008年上半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已超过上年全年增量。人民银行最近对民营工业企业贷款情况的调查显示,前5个月民营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为16.2%,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覆盖率也在稳步提高。
二是票据承兑保持较快增长。除了贷款和票据贴现外,票据承兑也是中小企业获取信用并增强支付能力、保证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渠道。
三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化金融服务在逐步发展。部分银行根据中小企业贷款时间急、金额小、用信频、期限短等特点,主动建立起有别于大型企业贷款的中小企业信贷流程和管理制度,简化中小企业信贷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创新担保方式和中小企业产品,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体系。有的银行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部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最高额抵押贷款、循环额度贷款、小企业联合保证贷款、法人账户透支、动产质押等业务也在不断推出。
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很多中资银行贷款管理理念仍停留在关注抵押担保、短期效益及财政补贴等方面,与中小企业经营和融资活动的特点尚不完全适应。
记者: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请对此做出深入的分析。
徐洪才:首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趋紧,是造成中小企业经营及融资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一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外部市场萎缩,出口销售放缓,这对江浙粤等出口依存度高、中小企业较多的沿海地区影响相对突出。企业盈利下滑,一方面自身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也制约其通过银行获取贷款的能力。二是在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节能环保要求提高、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多因素影响下,经济结构调整压力更多集中到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中小企业。三是中央银行连续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被迫收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直接融资不发达、金融体系不完善,也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有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长期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缺乏直接融资手段。中小企业规模小,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合格抵押担保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
其次,中小企业自身经营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经营效益相对低下,资信普遍不高。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较低,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增大,中小企业原有的优势已逐步丧失,导致亏损企业增加。工业企业效益的改善,主要是得益于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一些经营垄断性资源的国有大型企业,广大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未见根本改善。第二,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
再次,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而且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高、随意性大,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抵押率较低,企业通过抵押实际得到的贷款数额相对较小。
最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而且近两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我国虽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但由于数量少、服务范围有限,仍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金融创新彻底解决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记者: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讲了很长时间了。您对此有何良策?
徐洪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要重视其短期效果,也要运用综合手段构建长效机制。眼下,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一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中小企业自身应提高其信用度,构建融资信誉。
二是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运用必要的政策扶持,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突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
三是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通过私募股权融资和吸收风险资本,将企业部分股权出卖,获取现金,用于企业业务发展。
四是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如票据融资、授信贷款、个人创业贷款、个人商铺贷款、再就业专项贷款等,企业可以有效利用这些金融产品,达到融资目的。
五是建立一个灵活性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小企业要加快转变原有的粗放发展模式,适应结构优化要求,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同时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财务制度,增强信用观念,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满足融资需求的良好条件。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致力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研究,对此您有何看法?
徐洪才:为了彻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早在七年前我就提出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9+1+1”模式。这一模式的具体含义是:一个“1”指上海证券交易所,作为全国性主板资本市场;另一个“1”指深圳创业板市场,即全国性创业板资本市场;所谓“9”,是指9个区域性的产权交易市场;三个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现代网络通讯技术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与现有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形成互补,可以基本上满足我国各个层次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我一直强调,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着力解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单一结构的严重缺陷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以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突出问题,彻底地改变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扭曲和金融资源低效率配置的被动局面,借鉴国际经验、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行重新整体设计,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
第一个层次——上海主板市场。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合并重组,将上海证券交易所改造成为类似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板资本市场。
第二个层次——深圳创业板市场。借鉴纳斯达克和香港创业板市场运作经验,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和“市场化”方向,重新设计,尽快推出。
第三个层次——区域性OTC市场。在重组和整合现有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基础上建立。依托我国1998年以来建立的9个地区性中央银行分支机构、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选择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武汉、重庆、广州、济南、沈阳等9个地理条件优越、证券交易方便、基础设施先进、中小企业发展快和投资者素质高的典型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
记者:您对产权交易市场的重新定位有何建议?
徐洪才:我国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应该提高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并将其纳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轨道,在中央政府的正确主导下,对现有200多家产权交易机构进行合并重组,迅速改变目前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各自为政和低层次重复的局面。在有计划地试点的基础上,9个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分次建立,各自动报价与交易系统逐步与深圳创业板联网,形成覆盖全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网络。在考虑全国布局的同时,优先支持中西部经济发展,彻底打破行政地域的条块分割,提高市场聚合力,推动跨地区、跨行业产权流动,实现资源集中、信息集中和竞价充分,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记者:您对目前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有何建议?
徐洪才:我认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持续低迷是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救市措施,包括规范“大小非”减持和平衡市场供求的政策,这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我认为根本出路在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必须尽快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和备兑权证等“三大创新业务”,从而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的科学定价机制。应该说,现在推出这“三大创新业务”可一举激活市场,待市场走牛走稳之后,择机推出创业板市场和区域性OTC市场。
有人担心,股指期货推出后会被外资利用,会威胁到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安全,其实这种顾虑是多余的。我们不能因为开汽车比骑自行车风险大,就永远地拒绝开汽车。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严格限制外资市场准入和综合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措施,来保证衍生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开放式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市场波动过程中不仅没有发挥稳定市场的应有作用,相反却起着助涨助跌的作用。这种格局必须通过金融创新和完善市场功能予以彻底解决。
总之,要善于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目前国际国内金融形势,把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起来,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工作。
对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之间的放贷额度应有所区别,地方性金融机构是支持地方中小企业的主力军,可以适当提高其放贷额度。另外,是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也应有所区别,加强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环保、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 辜胜阻
政府应当在货币总量紧缩的同时采取金融措施保护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信贷担保等一些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应当重新启动并加强。从长远发展来看,“防通胀、保增长”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整个社会、政府要采取得力措施帮助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应实行结构性减税,可从三个方面调整:一是出口退税政策,二是企业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三是增值税。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服务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夏杰长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税制应进行调整,降低中小企业税负。而降低的标准,应该根据资本对就业的贡献来确定,贡献越大,税负应该越轻。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按上述原则制定税率,大多数中小企业应该免除各种税收。本来,中小企业的社会功能就是就业,积累不是中小企业的社会功能;而增加就业就是减少社会保障开支,就是扩大内需,就是提高社会和谐度,为此而减少一定的财政收入是得大于失的好事。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
现在对中小企业已经有一些税收优惠,一下子再增加也不现实,目前主要是鼓励中小企业积极顺应国家关于产业和技术政策方面的税收优惠方向,中小企业要顺应这些政策设计,要积极发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高科技等能得到充分优惠的项目和产品。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应该实施更为灵活的税收政策,适当降低企业经营的税收特别是受到紧缩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的税收,同时着重把税收优惠投向那些为内需而生产、积极推动技术进步的企业,以推动经济转型进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在目前金融体制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采用可量化的信贷指标额,以中小企业的纳税额来额定中小企业的最低保障信贷。
——云南省政协常委、云南红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克钢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首先应该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其次,从行业上来讲,要把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行业的贷款减少,而对先进制造业、农业粮食生产的贷款一定要增加。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
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法,明确理顺中小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各级政府的责任,包括用低税率扶持解决大多数城市人口就业任务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
如果能够按照规定从严管理、规范运作,不仅将填补商业银行类正规金融无法覆盖的小额信贷领域,同时也能将大量民间融资纳入可监管的范围中来。一方面小额贷款公司要全面推广,另一方面还是要靠更多的商业银行参与到小企业贷款业务中来。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杜晓山
长期来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有一个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不能仅靠银行单一渠道来解决。而我国的问题在于,在汇率、利率水平管制的情况下,其他融资渠道的建立非常缓慢,这是我国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江苏银监局局长 于学军
如果将国内外企业融资的渠道比重做一个对比,可以发现,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甚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金融业一直以来都是商业银行主要,融资渠道相应的也是以间接融资渠道为主。
——山东银监局局长 周忠明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成本不断上升而需求又在缓慢下降。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转型。最大的问题是方向,未来做什么,应该把这个问题看清楚,早转型早开心。
——高盛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