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PI技术性回落 未来仍存不确定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3日 10:48  新浪财经

  潘玮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其中,城市上涨6.1%,农村上涨6.8%;食品价格上涨14.4%,非食品价格上涨2.1%;消费品价格上涨7.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

  交银施罗德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项廷锋表示,7月份CPI的技术性回落,源自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与翘尾因素减弱,而在“一保一控”政策作用下,新涨价因素将有节制地释放,应该可以预期,年内CPI将出现趋势性走低的态势。

  分类属来看,虽然非食品价格源于PPI的非顺畅传导仍在温和走高,但食品价格同比增长较上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导致7月CPI在6月的基础上进一步走低。项廷锋认为,基于政府严控通胀的政策,源于PPI传导而引致的非食品价格上涨,仍显得较为有限,而且随着今年粮食的丰富,年内食品价格上涨趋势也将有所趋缓,因此年内余下月份CPI很可能逐步回落至6%以下。

  由此看来,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可能仍将继续。交银施罗德投资研究部陈思翀认为,7月PPI单月同比增长10%,第一次出现两位数增长,比上月增加1个百分点,符合6月下旬调价后对PPI的预期,显示了油电调价对PPI的直接冲击比较大。同时,原材料及动力价格购进指数也同比上涨15.4%,比上月增加2个百分点。由于美国PPI和石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因此PPI在8、9月份还将继续上涨,估计在9月份会出现一个峰值。

  但就中长期而言,交银施罗德认为,虽然目前PPI向CPI传导不畅,未来可能仍不顺畅,但传导的压力还是客观存在的,再加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压力仍然存在,这些都将显著地反映在CPI上,很可能进一步恶化目前的通胀局势。

  项廷锋说,这种复杂状况给政府治理通胀的政策提出挑战。毕竟,中国生产要素价格偏低的现状,无论从那个角度论都难以维系,未来政府将不得不择时推行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其相伴而生新的涨价因素,也将在相当程度上加大中国通胀治理的难度。可以这么说,未来中央政府在治理通胀时,必须同时处理好能源危机、食品危机与生产要素价格改革,在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CPI的滚动上行,导致通胀治理的失控。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