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昌道:遗憾的茶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9日 12:01  经济观察报

  杨阳

  你们一定要把企业的形象、经营特色展示出来,针对奥运会外宾可能多的特点,还要增加英语及其他语言的展板介绍。”陈昌道正在给七八个企划部的手下布置任务,针对国外客人可能喜欢的中国特色的产品做一些特别的布置,例如那些快速冲泡的茶和工艺茶。

  陈昌道是御茶园茶业董事长。8月5日一早起来,他就到了位于马连道的营销总部。他租的房子在马连道对面,每天步行五分钟就能到公司,他的“左膀右臂”则有自己的员工宿舍。

  目前他正忙于参加布置的是地坛公园的三个展位,他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展会,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拉动市场。事实上他也撤出了一些招商不力的展会——“办个展会不容易,从装修到印刷宣传册就要三四十万。”陈说,现在他还要安排古筝表演,用有中国茶文化底蕴的东西来向国外宣传中国的高品质茶叶。

  中午,他就与员工一起在公司里吃盒饭,因为最近的地坛公园展会马上就要开始,他的时间不多了。

  福建茶老板

  陈昌道今年36岁,中等身材,一口浓重的福建口音,说起话来慢条斯理。陈是福建宁德人,原本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曾经当过中学教师。1994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深圳,在一家瑞士食品公司做业务员。第二年他就又去了厦门,在一家台湾小家电企业做教育课课长,负责经理、员工的培训计划、教师的邀请、安排等一切事务。

  1997年,陈昌道来到北京,开始为其他的公司代销茶叶,慢慢的有了一定积累后,就自己做起了茶叶生意。现在他在北京已经有了多家连锁店。

  当了老板后,总是很忙,陈昌道平均每周都要去外地的分公司一次,不仅巡视,还要做一些采购工作。

  陈昌道做事力求完美,在巡视御茶园亚运村新分店的那天,一进门就忙着让手下把这个新店的各个角落都用照相机拍下来——甚至事后发现缺了某个角度的相片还让手下回去补拍。

  陈昌道的茶厂在福建,自己则带着几个得力干将在北京拼杀。

  也许正是由于身处异地,才让老乡之间十分抱团——陈昌道接到一个手机电话,一位在福建老家有茶厂的朋友想托他在他的御茶园茶业全国100多家连锁店里代销茶叶。其实,陈昌道遇到的麻烦也不少,今年年景不好,不仅茶叶价格下跌严重,而且大量茶叶滞销,尤其是在奥运期间,但他还是决定帮助老乡代卖他们的茶叶,因为大家都是同乡。

  作为董事长,他已经不再亲自过问许多事情,大约一个月看一次总经理递交上来的公司报表,现在令他担心的是价格的下跌和成本的不断上涨。

  8月5日,陈昌道从下属那里再次确认了运输成本严重上涨的消息,奥运期间车辆单双号行驶,且国家对外地进京车辆严格把控。这无疑让他觉得雪上加霜。

  他拿到的报价单不论长途还是短途都上涨了一倍,送货时间也都延长了。例如原来一两百公里内的短途运输一件货约10元钱,现在报价在20元左右。

  外包装成本也在涨——御茶园茶业采用北京本地包装,由于很多材料无法进入北京,包装成本也在上涨。

  现在,陈昌道尽量想办法弥补损失,他觉得还没到最糟糕的时候,包装厂家得到通知后都有一部分囤货,但是缺货的问题也许很快就会凸显出来。

  “我正在转移物流中心。”陈昌道说,御茶园要在全国各地有连锁店,把物流中心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东北三省就是哈尔滨,华东就是上海,华南就是福建。但好在他认为这可能只是奥运期间的困难,奥运之后应该有所缓解。

  忙碌之余,陈昌道也在和风险投资商接触。他十分希望通过融资把御茶园做得更大,以增强抵抗这些风险的能力。

  但事实上,茶叶行业要想出一个龙头企业是很困难的。行业之外的资金不敢进入,风投在这方面也不太了解,不敢贸然投钱,因此千万美元的融资对他来讲仍有一段距离。

  虽然这些年御茶园基本靠自有资金运转,在全国开了近100多家连锁店和三个茶叶大卖场,其中有一半左右还是采用的特许加盟形式。但陈昌道还是认为,依靠自身的财富积累太慢,要快速发展连锁,没有更大的资金介入几乎无望。

  陈昌道觉得,茶行业传统的坐店经营和陈旧的营销理念已经严重影响茶业企业的发展。他正在努力把御茶园运营成一个茶业综合性集团企业,通过整合产品、技术、渠道、人才、传媒和资本,建立起有御茶园特色的茶产业商业模式。

  茶行的困难

  “茶叶价格一降再降,现在已经基本见底了。”陈昌道感叹。他在北京打拼五年,满心希望让御茶园的连锁加盟店在全国迅速复制,而眼下,他却在发愁如何让工人保持工作热情。

  一段时间以来,陈昌道不断与老家茶厂保持联系,但得到的信息都是:“已经没有人愿意收茶叶了。很多茶厂的茶叶都在树上,没有人收。”原来每个茶工收一公斤茶叶能挣2元钱,而现在却只有1元到1.2元,所以很多茶叶工人都抛荒了。

  他四处奔走,寄望秋茶品质稍微好一点,对生意有些帮助。与那些茶行业的衍生品老板们谈采购,例如沏茶的紫砂壶,例如茶叶枕头。

  2008年茶叶市场惨淡,除了一些高端品种的茶叶价格没有下降外,中国大部分中低档茶叶的价格都在下降。其中普洱茶价格的崩溃是重要原因——那些原先存了很多普洱茶的茶商和个人都被套牢,也就不再投资普洱茶,喝茶时也会先喝自家的存货。

  陈昌道眼看着茶叶价格一路下滑:原来出自古树茶的普洱一公斤约400元,普通的普洱一公斤80到100元,而现在它们的价格大约降低了五分之四,古树普洱一公斤才80元,普通普洱也就30多元。

  更令陈昌道担心的是,困难似乎才刚刚开始。

  “南方雪灾和四川地震也给茶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虽然地震灾区不是茶的主产区,也不是主要消费区,但地震之后中央、地方的企业、公司都削减预算开支,原本当作福利采购的茶叶首先成了被砍掉的项目——这个原因至少使御茶园损失了10%的收入。”陈说。

  事实上,陈昌道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改变经营思路,在御茶园的连锁店里安排茶艺表演、古筝表演,开拓更广阔的高端消费市场,以期弥补大环境造成的损失。

  “马连道”的冬天

  陈昌道喜欢北京,觉得这里的机会多多。但他的另一个苦恼也来自北京,尤其是发家的地方——马连道。

  “马连道的房租水电上涨了一倍左右:原来普通位置每天每平米5-6元,现在最顶级的好位置最高可以收取一天每平米20元,这令成本大幅上升。”陈说。

  要知道,前几年马连道是中国南方茶叶输送到北方各省市的集散地,北方的茶商都会到北京马连道来进货。但是近两年,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城市,甚至地级城市都建立起了自己的茶叶批发市场,例如沈阳、哈尔滨、大连都建立了三四个批发市场,太原、西安、石家庄、秦皇岛这样的城市也有自己的茶叶城,南方的茶商会直接将茶叶输送到这些茶城去,不再经过马连道。

  而御茶园茶业的营销总部正好设在北京的茶叶集散点马连道,这两年马连道的批发功能逐渐下降,也使陈昌道无法再按照原先的思路经营下去。

  威胁并不仅仅来自其他城市的茶叶城。北京这两年就建立了好几个茶叶批发市场:南边有马连道,北三环就有福丽特,西边还有世纪金源茶城。

  北京交通的拥堵使小茶商更多选择就近进货,近两年连锁企业到处布点,百货商场、超市也有茶叶专柜,削弱了马连道的个人消费市场。与此同时,陈昌道发现,在马连道小有成就的茶商中,至少四分之一赚到点钱就转行了。这个行业来来往往,不断有人退出,也不断有人进来。

  原冀望奥运带来海外商机的想法恐怕也行不通。陈昌道看到,尽管御茶园茶业在北京很多星级酒店都设有茶叶销售专柜,但是即便外国游客来了也不会买那些品质好、价格高的高档绿茶。

  因为中国的茶叶出口曾经一直为国有企业所垄断,他们在国外不做推广,只出口低端茶叶,造成目前中国茶叶出口价格大概在每公斤2美元。国外的客人到了国内即便看到好茶,但每公斤两三千元的价格也会让他们认为这个价格太贵太蒙人。

  打入国际市场也是陈昌道心头念念不忘的一件事,但他现在苦于资金所囿无法达到理想——茶行业门槛低,十万元就能当茶老板,这个行业没有真正的龙头企业,也没有大公司。近些年虽然有民营茶商渗透到出口行列中,但他们力量薄弱,要想把茶叶在国外卖到高价,必须投入巨额资金打造品牌、宣传茶文化,而这些都不是民营茶企业能够在短期内承受得起的。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茶叶行业却毫无机会,对此,陈昌道只觉得遗憾。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