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漫:我的生活没有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9日 12:01  经济观察报

  杨光

  “奥运来了,我还是一样给人泡茶。实在想不出奥运和我的生活有多大相关。

  也许你有?”茶艺师王漫思考半晌后说。

  一米六五的身高,头发向后高高盘起,棕色旗袍盖住脚面,王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端庄和成熟。

  和同时代的大多数年轻人不同,王漫不是独生女。王漫1986年出生在吉林松原,上有一姐,下有一弟,从小性格独立,也是姐弟三人中唯一离开老家外出闯荡的人。她说:“我喜欢这样自由的生活。”

  2006年,王漫从松原来到北京,一直在位于前门附近的老舍茶馆做茶艺工作。和大多数年龄相仿的女孩一样,王漫有空的时候也喜欢逛街和吃小吃。她的生活循规蹈矩,虽然枯燥,但也平静,一直以来没有被什么外力所干扰,即便奥运临近也依然如故。

  生活就是这样,用她的话说:“奥运不奥运的,我也就是个茶艺师,每天倒班工作7小时,刨去吃饭的半小时,每天工作6小时,晚上下班后回宿舍聊聊天睡觉,有空闲就出去逛逛,没什么变化。”

  王漫的工作是倒班制,一个星期倒一班。这周轮到她的是晚班,从每天下午5点到夜里12点,中间有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表演茶艺、为客人沏茶,是她工作的主要内容。

  王漫说:“来北京之前,我就已经学过了茶艺技术,所以入行比较快,每年这里都会举行茶艺师资格考试,来考试的人还是很多的,但大多数都是年轻的女孩子,这可能和服务行业的特点有关系吧。年轻、气质好才会有市场。”

  倒班制让王漫每天至少有半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这对于我来说很关键,生活如果逼得太紧了,我会受不了”,她说。

  不在茶馆的时间,王漫喜欢和同宿舍的朋友一起沿着前门逛大街。大栅栏一带的地摊、小百货特别多,以前经常会到地摊上去淘宝,花一下午时间从廉价的地摊上淘回几样喜欢的小饰品,她会特别开心,充满成就感,“时间也不都是浪费在地摊上的,”她说,“我们的宿舍就在老舍茶馆附近,从这里到西单、王府井也很方便,有时候在地摊待久了,就会去西单的大商场转转,买几件衣服回来;傍晚的时候到天安门广场的石凳上,听着mp3坐一会儿,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时间过得很快”。

  22岁的王漫在茶馆内与茶馆外判若两人。工作的时候很成熟、很端庄,工作之外很活泼、很健谈,她笑称这叫“人格分裂”。

  她也有自己的运动员偶像。她最喜欢澳大利亚的游泳运动员索普,在索普未退役前,如果有他的比赛,她会尽量在电视机前观看。不过,“说来你可能会觉得好笑,我到现在还没有见过鸟巢是个什么样呢。以前是因为工作忙,距离又远,所以没那个力气专门去看,现在想去看一下,又听说戒备森严,根本无法靠近,等奥运开了之后,找机会专门去看看吧,不看就太遗憾了”。

  谈到这里,王漫还是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骄傲油然而生:“你知道松原吗?我的家乡,吉林松原。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你肯定也不关心奥运。因为在火炬传递的城市中就有松原。”

  “火炬经过我们家乡的时候,姐姐和弟弟都去看了,我虽然不在松原,但也能从北京的电视上看到,看到的时候可真是挺自豪的。我的好几个舍友的家乡都没有传递。”

  或许是老舍茶馆二层的包厢茶艺消费价格有些高,来这里喝茶的人少有回头客。超过九成的都是外来游客,适合大众消费的除了一楼的茶餐厅外,就是每天下午3点前才卖的大碗茶了。

  家住老舍茶馆隔壁的黄震说,现在能进老舍茶馆喝茶看表演的人,除了游客就是有钱的老外了。一张后排的票就要180块,二楼的茶艺包厢最贵的茶一份能卖到五六千都不止,这样的消费普通老百姓是不敢进去的。

  尽管浓郁的奥运氛围环绕整个北京城,但在这小小的茶馆内,能够与奥运挂上关系的人寥寥无几。“并不是我们不关心奥运,而是工作如此,我们茶馆平日来的外宾就很多,奥运期间也许会有更多的老外来这里消费,但具体能多到多少,谁都说不清,也许根本就差不多。”另一位来自哈尔滨的茶艺师说。

  奥运开幕之前,茶馆的三层表演厅进行过重新的装修,为的就是迎接外宾。老舍茶馆是宣武区政府的重点扶持企业,也承担了很多定点接待任务。

  “很多外国大官都来过老舍茶馆喝茶观赏,这对于茶馆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个人不会因为外宾的多少而影响收入。多了少了都一样服务。所以对这个也没什么期盼。”王漫说。

  因为奥运来了,一些茶馆或咖啡厅纷纷对服务员进行英语培训。王漫说,老舍茶馆一向都是给茶艺师做培训的,每周两次或不定时。培训的内容除了茶艺技巧外,还有英语、粤语等,如今并没有因为奥运而突然增加培训内容。

  能够在茶馆待到一年半以上,王漫算是老资格了。她说,现在这个行业的人员流动要比以前快,几乎每个茶馆都有茶艺师被“挖”的事情,老舍茶馆全国有名,很多民间的小茶馆就会来老舍茶馆“挖人”。一些人就此离开了,能够继续做下来的是越来越少。

  谈到未来,王漫拿着茶具,低头思索片刻后没有结果:“未来打算怎么办,我也不知道。在老舍茶馆还待多久,也说不清。但有种感觉,我并不十分喜欢这个行业,也许是做的时间久了,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万一有一天离开了这里,我该去哪里,该去做什么工作,我也不知道——到时候你帮我介绍工作吧?”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