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史伟德:中国如此特殊的奥运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9日 12:01  经济观察报

  张晶

  北京速度

  2006年的圣诞前夕,史伟德第一次来到北京。在宾馆落地窗前俯瞰这座城市时,他发现眼前的一切都处于 运 动中——汽 车在行驶,自行车 飞 过 街道,人们步履匆匆地穿越马路。

  “沸腾与活力”成为他对这 个 城市的第一印象。这个发展中国家的首都,看上去在很多方面已经和一些西方国家一般无二。

  他是美联社在奥运会前派驻北京的第一位也是惟一的奥运记者。

  作为一个拥有二十五年体育新闻生涯的资深记者,他曾报道过F1、世界杯、温网等大大小小的赛事,探访过五六十个国家。但北京给他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在此之前,他对中国的全部了解集中于史景迁的那本厚达728页的著作——《追寻现代中国》(“TheSearchfor ModernChina”)。这本书跨越了近四百年,从明末开篇,一直讲到当代中国。

  他知道中国人向来喜欢谈论历史,而他的国家很年轻。他习惯讲自己是从一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国家来到了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

  他想寻找历史的踪影,一有空闲,他会不假思索地打车去后海,看小桥流水,逛市井胡同,和很多老外一样,这些才能满足他对传统北京的想象。不会像他办公室所在的CBD,永远是喧嚣和匆匆而过的人流。

  但城市变化的迅速远远超过他的预期。仅仅不到两年,史伟德发现,“一切都不同了。”一些建筑和街道消失了,更多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就连他在北京认识的一些新朋友,那些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也需要路标

  和地图才认得清某些

  地方。这座城市迸发出的活力与能量,就像竞技比赛带给他的快感。但CBD毕竟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那里太像纽约、香港和新加坡了”。

  一切都在扩张,他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能反复地用“庞大”来形容这座城市。在欧洲时,他可以在城市里四处游走,在路边找到一间熟悉的咖啡馆。但在北京,漫步可不是个惬意的选择。

  随着对这个城市的了解越多,他对这种“北京速度”的感受也日渐增强。

  在史伟德曾经工作过的伦敦,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的修建工作,从审核到竣工,整整花费了二十年时间。而中国仅仅用了四年,就完成了首都机场炫目的3号航站楼工程。

  在他的家乡,104年前曾举办过第三届奥运会的圣路易斯,修建一条五公里长的高速公路,需要两年时间,而这个数字放在北京,则是三个月。

  印象中历史悠远的中国,现在看上去年轻而现代。相比而言,每次

  回家,他倒觉得自己的祖国显

  得古老而陈旧。

  中国特色

  史伟德毕业于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专业是

  政治学。虽

  然后来成

  为专业

  的 体育记者,但对于社会和政治话题,始终保持着灵敏的嗅觉和浓厚的兴趣。

  对于去年冬天完成的一篇报道,他一直印象深刻。那是一则关于“奥运礼仪”的故事。在西单商场的一间大会议室,很多售货员被召集起来,兴高采烈地跟随台上的指挥,练习如何用“正确”的手势、音调、神态来鼓掌欢呼“中国必胜,加油,加油……”。

  他觉得这会是个好故事。至少在马德里,那个对足球无比狂热的城市,不会有人训练你在看球赛时该如何表达喜悦。

  他发现外国同行捕捉到的其他具有“中国特色”的细节,也是如此新鲜有趣:中国的植物学家试图改变自然花期,以便让届时的北京花团锦簇;为庆祝倒计时一周年,天安门广场万人上演乒乓球赛;每个月的11号,被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思是两人以上就应当像“11”一样顺序排列;当然,还有数以十万计活跃在北京街头和奥运场馆的志愿者,仿佛是一夜间从地底里冒出来的。

  在他看来,中国如此特殊,以至于在奥运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没有一个国家会和中国一样。”他在记忆与文献中反复搜寻,雅典、悉尼、亚特兰大、巴塞罗那,或许类似于28年前在莫斯科举办的那场奥运会?对此史伟德依然没有答案。

  在美联社位于双子座大厦22层的办公室内,有一间专门的直播间。天气明朗的时候,史伟德喜欢端杯咖啡,到这里休息片刻,欣赏一下窗外的景色。

  很多时候,他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层厚厚的烟雾笼罩在整个城市上空。

  他曾习惯于每天在户外跑步来保持健康,到北京后,他更多选择了室内运动——游泳、瑜伽、举重。

  上个月,他刚刚完成了一篇报道——《北京期待控制一切——甚至天气——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奥运》。

  在此前的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可以通过人工降雨或人工消雨来“控制”天气,这让他感到非常惊奇。

  他采访了大量科学家,他们大都谨慎表示,这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而有关机构对此事的明确态度,最令他讶异。

  史伟德感慨于政府的强大控制力,“赛场内外的一丝一毫,政府都不希望出现任何错误。”包括最近开始实施的安保措施,“看上去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安全”。

  史伟德是北京奥组委例行发布会的常客,因为这是惟一能够和官员正面接触的机会。“传真—电话—传真—电话”是规定的程序,但往往等找到了合适的人,新闻已经成了“旧闻”。

  幸运的是,他经常可以得到提问的机会,虽说有时得到的回答会让他失望。

  7月初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政府公布“新地铁将要开通”。坐在下面的史伟德按捺不住,第一个提问“何时开通”,答复是“奥运前会开”;接着有人问,“可以更精确些吗?”答复“可能是周五、周六、周日”;继续有人追问,“可以更准确些吗?”答复“周一前会开”。

  包括他在内的四个外国记者问了同样的问题,最后那位记者提问时,台上的官员也忍不住笑了,但依然没有直接告知——“地铁周六开通”。

  “这可能就是中国,一切都是谨慎而模糊的回答。”

  但他也承认,类似的事情在美国也会发生,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可能记者提问10次也不会得到回答。

  随着各国运动员的陆续抵达,奥运比赛已经迫在眉睫。但史伟德更关心的是奥运之后的事:那些恢宏的场馆,未来命运如何?那些为了保证空气质量停工的工厂,会恢复生产吗?9月20号之后,天空依然晴朗吗?

  不过他相信,在奥运结束后,北京依然是个有趣的地方。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