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杜峻:走进去 走出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9日 12:00  经济观察报

  赵娟

  古语讲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10年前,不到30岁的他成为国内第一只规范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10年后,38岁,正是事业高峰期,当年的老朋友有人离开、有人转投私募创业,他却依然钟情于公募基金事业。

  他就是杜峻,现任华宝兴业基金公司投资副总监兼机构投资部总经理。

  身材挺拔、笑容温和,这位已经在证券业14年、经历过牛熊市的基金经理的语气中有一份淡定,却总是喜欢新挑战。

  专户新赛场

  每天早上8点半,杜峻总是精神饱满的到达公司,他的办公地位于上海金茂大厦48层一个开放式空间。

  金茂大厦是4家国内公募基金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比邻的其他几座高档写字楼中落户的基金公司不下十家。在这座曾经的上海第一高楼中,眺望窗外,可以看到陆家嘴商业区高耸林立的大厦,而陆家嘴可谓是国内基金业最集中的地区。

  如今,金茂大厦的“第一高”已经被刚刚竣工的倒梯形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所取代。就像剧变的资本市场,永远有下一个目标在等待。

  1994年,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毕业后,杜峻便加入证券业。1998年,他成为国内第一只规范的公募基金——“基金开元”的基金经理。2008年2月,备受市场关注的基金专户理财业务开闸,杜峻又成为国内首批进入专户理财领域的公募基金经理之一。专户理财业务被誉为改善基金公司资金结构、增加竞争力的新砝码。

  “每天先是开例会讨论当天的上市公司公告、调研情况等;然后看盘、研究报告,收盘后参加一些研究机构的推荐会;或者是出差调研、见客户,因为现在常在外面,有时甚至没有注意可能已经几天没回公司了……”杜峻看似轻松的描述现在的“专户生活”,这是他2008年的头等大事。

  管理专户业务后,除了继续负责投研工作,杜峻的工作日程中多出了很大一部分——兼顾机构销售部的市场工作。

  这些天,杜峻又在接触一家银行渠道,希望和该银行合作拓展其贵宾客户的专户理财业务,而这家银行同时托管了多家基金公司的产品,上门来访谈专户理财合作的远不止杜峻一人,基金公司间在这样的市场争夺战中可谓“短兵相接”。

  为了增强竞争力,作为投资总监的杜峻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他亲自向银行的客户经理和大客户谈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等,因为银行接触了太多的基金公司,而“要有专业的竞争力,必须往前走”。谈判中,杜峻的砝码则是产品的设计以及他的投资经验,若要成功的签下一单合同,他必须兼顾前后端的工作。

  与海外相比,专户理财的核心——财富管理概念在中国兴起较晚,已有不少外资、内资银行以私人银行的形式在中国进行这一业务,数十家国内公募基金也在积极拓展专户市场,这无疑是个竞争更激烈的新赛场,而年初以来股票市场赚钱效应的下降也加大了专户理财业务开拓的难度。

  “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压力依然有。”杜峻说,例如与客户的沟通,有的客户开始显得较好沟通,但后来一旦出现业绩波动便无法承受,要求高回报的同时对自身的承受风险能力却不是很明确,需要反复耐心沟通才能清楚客户的具体要求。

  如果说当年第一次担任国内首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有些 “碰巧”,而这一次接受专户业务的全新挑战却是杜峻的主动选择。

  十年间,资本市场上的很多事情都在反复,杜峻觉得,近两年变化最大的就是基金业的迅速扩张以及个人理财意识和需求的大普及,“奥运是中国国力强盛的标识,也是财富积累的成果,专户理财业务在2008奥运年开闸也正印证了这一点。”他更喜欢这一领域,而他的选择似乎总在行业的前端。

  杜峻看来,基金业的本质即代客理财,与多数情况看不到客户而看相对排名的公募基金相比,专户理财可以直面客户,真正体现财富管理功能。

  年初,杜峻的团队曾为一位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服务,开始只是对客户的部分现金资产进行管理,后来,聊天时发现这位客户不仅仅有委托他们管理的资产,还投资了大量基金,而且分散在十几个品种上,这样的投资方法显然缺乏效率,沟通之后,他向这位客户提供了详细的基金投资建议,最终被客户信服地采纳。

  有人说,资产管理人是风筝,飞得再高线也是抓在客户手上的,“现在能够获得认可,听到客户的直接肯定,很有成就感。”杜峻说。

  心态最重要

  但奥运年,中国的股票市场并不平静。

  上半年,伴随着A股一路下泻,多数基金交出了负收益的成绩单,与去年动辄翻番的业绩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基金经理更像是在资本市场进行一场长跑比赛,他们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这个风云莫测的市场。

  这让许多基金经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而这一工作本身就是专注型、压力型,哪怕是出差,不少基金经理在火车上也会看大盘,分不清生活和工作。

  兼顾专户理财业务投资和市场工作的杜峻平时也很少有假期,加班工作更是常有,“焦虑其实是常态”,杜峻说,“但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市场。”

  从这个行业起步便置身其中,经历过牛熊市的杜峻面对市场的大起大落显得多了一份从容,他认为,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要做得出色,有四个努力的方向,首先,在与市场的较量中,勤奋是必备的;其次,要警惕过度自信;第三,经验的合理运用;第四,注重客户交流。

  也许和许多一头扎在研究报告中的基金经理不同,杜峻喜欢抽些时间看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他觉得从中可以提高认识和判断能力,把心态放好,有利于投资。

  朋友都评价他开朗,同事也说,“大家都喜欢和杜总一起出差”,不仅因为他的工作效率高,和许多基金经理聊天投资的话题总是三言两语便到头,而杜峻兴趣更广泛,沟通更有共鸣。他爱好运动,还是公司篮球队的队长,还喜欢游泳,或看话剧,在他眼里基金经理的生活不该只有看盘、研究报告,要“走进去也要走出来”。

  正因为此,也许性格和多年的经验使然,杜峻平和善谈,但投资工作的特性又使他显得很谨慎、总带着思索,他会畅谈自己走过的公募之路,也会时常反思投资、研究市场。

  经历了资本市场太多的波动起伏,杜峻觉得在市场的时间越长,越有敬畏之心,甚至有严重的不可知论,因此投资的方法反而越来越简单——只做自己了解的,而不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

  目前,杜峻对宏观经济也更加关注,前些日子还专门回顾了国内历次通胀的历史。在他看来,现在资源价格改革是影响宏观的关键因素之一,到年底再判断一下经济和调控政策,如果相关调控不太过激、都符合预期,明年会是丰收的时候。

  现在杜峻负责的华宝兴业基金专户业务的管理规模很快将超过10亿,他对自己从事的工作非常有信心,“奥运在中国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专户和个人财富管理的需求也是不可阻挡的。也许不久的将来赶上好时机,在专户理财领域迎来基金业的第二次大发展,我有幸从这个业务的起步阶段就参与其中,如果有一天专户理财从星星之火变成将来管理着基金管理公司近1/3的资产,能经历那一天,不是很好吗?”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