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荆继昌:客满请另觅他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9日 12:00  经济观察报

  郑褚

  7月11日,荆继昌去把“奥运人家”标志的青花瓷牌抱了回来,他位于“后海”边上金丝胡同里的私人旅馆 “金丝居”正式当选为北京市598户“奥运人家”之一。附近胡同里另一家私人旅馆和小院住户,也和他们一起成了“奥运人家”。

  “后海”在今天已经是北京旅游的必去之地,这里有纵横交错的胡同和星罗密布的四合院,也遍布着众多住在“公房”里的“老北京”低收入家庭。“后海”边的四合院大多是清朝所建的官员住宅,本来富含封建王朝的“官文化”特色,从宅院的格局,门廊的进深,甚至门口的台阶数量都能体现出主人在等级制度中的层级和身份,1956年以后随着大量房屋在“社会主义改造”中通过“经租”等形式收归公有,这里住进了越来越多的人,也成为民房私搭乱建的典型。2003年“非典”之后,“后海”沿岸成为北京新兴的酒吧街。

  50多岁的荆继昌和妻子王志喜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房子是荆继昌父辈留下来的,上世纪90年代荆继昌费尽心血,成为后海边极少数成功收回房屋所有权的户主之一,他开始享受这栋将近300平米的宅子,还给房子起了个名字叫“金丝居”。后来后海一带旅游升温,常有老外坐着三轮进来想看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生活,让旅行社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这些被户主们自己精心经营的房子。当时荆继昌在做汽车修理,王志喜在建筑工程公司,院子里两间空房租给两个温州人,经常满院子都堆着温州人的货物。碰上有客人参观的时候,就接进院子转转,或者吃顿饺子。2003年以后,后海酒吧街越来越火,夫妻两个一合计,干脆双双辞职,家里空房不长租了,改成家庭旅馆来经营。

  今年3月份,北京市政府出面公开向社会招募北京市市民家庭,为奥运观众和旅游客人提供住宿接待与服务,目的是让海外观众和游客走进北京市民家庭、体验市民生活。4月10日到30日是“奥运人家”的报名期,荆继昌说,后海周边很多居民都去报名参选“奥运人家”,其实很多人房子并不宽裕,打算如果真的外国人来了,就和儿女挤挤,空一间房子来接待,既很光荣,又有实惠。荆继昌的家庭旅馆经过几年的经营,生意已经不错了,但他还是去报了名,因为如果胡同里其他的家庭旅馆入选了“奥运人家”而他们家不是,怕有点显得掉档次。

  “奥运人家”还并不是最让房主们眼馋的生意,当时不知哪里传出来一个谣言,说比尔盖茨为了在北京看奥运会,已经花一亿元租了一套豪宅;又有传言说,某某外国公司安排员工来看奥运会,在某小区租了几十栋公寓,每栋公寓月租金都是40万——远远高于平时3000多元的收益。很多房东深信不疑,纷纷把家里的租户赶走,把房子腾出来装修一番等着挣外国人的钱。奥运场馆周围本来月租2000元左右的房子,日租都标到了至少1000元以上。王志喜说,当时也有街坊劝她们把房子改成短租,夫妇俩想了想决定不挣这个钱,还是继续经营自己的家庭旅馆。

  王志喜说,成为“奥运人家”之后,最大的改变就是天天都有记者上门,7月中旬有个德国人皮特来到“金丝居”住,立刻被媒体包围了,媒体报道“奥运人家接待首批外国游客”,其实皮特来中国是通过国外的旅行社,并不属于“奥运人家”这个“系统”安排接待的范畴,王志喜说,“金丝居”90%的游客都是外国人,一年来住进来的老外不知道多少拨儿呢。

  皮特是个法律专家,他跟妻子西蒙娜本来是来中国散心,顺便整理自己的书稿,其实他们奥运期间并不在中国度过。从他们一住进来,各路记者们很快就把金丝居挤得满满的。皮特比较腼腆,看见这个阵仗藏在屋里不出来,西蒙娜站在门口,跟王志喜一起不厌其烦的给媒体解释:皮特不喜欢和媒体接触,你们别堵着他行吗?但记者不走,拍不到人就拍院子,把院子东边空出来,都挤在西边拍照,然后又都去西边朝东拍,还不停的指挥王志喜他们摆姿势供他们拍摄。王志喜说,那几天忙得好几顿午饭都没吃上,结果几天下来,德国人居然也被转了性,没事就在院子里接受记者采访,跟记者聊得乐呵呵的。

  报纸上说9成左右的奥运短租都没租出去,这让荆继昌觉得自己继续开旅馆的决定没错,他们家和好几家外国旅行社签约,因此入住率比较有保证,也许是因为几年的经营经验,夫妻俩的心态都很平和,平时房价是每天400元,奥运期间也是这个价。其实不错的收入和一个从加拿大硕士毕业回国创业的儿子,已经很让街坊们羡慕这个家庭了,不少邻居碰到他们就说:啥时候需要人帮忙就说一声。他们雇了对门一个下岗职工做钟点工,10元钱一小时。为了经营好这个旅馆,王志喜还专门请了个大学生在家教英语。

  不过王志喜对记者已经有点不胜其烦了,她以前英语不好,有个德国人鲁道夫一边写文件一边说让她去“COPY”,她以为是向她要“coffee”,一连倒了五杯咖啡,结果“老鲁”一宿没睡——这个笑话她已经讲了好几次,王志喜觉得来采访的记者大部分都是些实习生,为了稿子写得生动点,听完笑话还要求她说点“故事”,王志喜说,我刚才说的还不是“故事”?后来她干脆恢复了20元钱参观费,似乎就稍微安生些了。

  8月5日,两个台湾人住进了王志喜家的院子,随之而来的有四家媒体,包括一台摄像机,三台照相机,不大一会儿,西城区旅游局一位官员和街道的居委会主任又来了,他们是来安排这两个台湾人第二天上午统一接受记者采访的。荆继昌说,过两天还有三个德国人要入住,其实这些人都不是“奥运人家”系统安排的旅客,“金丝居”在奥运期间的房间也都已经安排满了,“反正那么多‘奥运人家’都还空着,组织上也不能不体谅咱们吧?”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