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求解东部中小企业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 00:20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海坤

   受人民币升值、国内宏观政策从紧、国际经济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中小企业停产、倒闭风潮一浪高过一浪——今年1-5月份,在广东注销的中小企业达三万多家;浙江则爆出有一万多家中小企业亏损的消息。眼下,这种“倒闭潮”还在蔓延。

   东部中小企业困局究竟该如作何解?

  “倒闭潮”仍在蔓延

   “目前企业只能保守来做了,搞不好就会死掉。”浙江省义乌市宏基针织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汉言语间透露出疲惫,他在电话中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袜业好像变成了夕阳产业,原材料不断上涨,成品袜的价格却涨不上去。”这让已经作了十年袜业的他怀疑自己选错了行当。

   身为当地袜业协会常务理事的他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刘汉说,周边倒闭的袜业企业数量很多,“一倒就是一片,我们的企业现在也只能撑着。”此前有消息传出,义乌近三成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

   “我们今年的订单和产品价格都受到了影响,但与家具工厂相比要好些,家具工厂倒闭的不少。”从事家具出口的东莞市安森美家具有限公司外贸部负责人姚女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受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实施、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珠三角一些家具工厂受影响较大。“看着周边的企业一个接一个倒闭,现在不少老板内心都有不安的感觉。”

  救与不救 专家各执一词

   救还是不救?需要花多大力气来救?继股市、房市之后,有关是否应拯救东部中小企业的讨论成了热点。

   “这是经济转型期很自然的现象。”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魏后凯日前与记者交流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过去那种依靠低价资源、低廉劳动力和政府优惠政策来支撑低价的、大规模的出口已经是不可行的了。”

   魏后凯认为,东部小小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种结构性问题。“其一,这是一个地区性的结构问题,只涉及少数几个省区;其二,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陷入困厄;其三,这些企业的业务类别主要是从事加工贸易,与出口密切相关;其四,从资金来源上看,主要是港、澳、台等资本背景的企业受影响较大;其五,这些企业多半都是产品档次较低的企业。”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先后几次到一线“触摸”了浙江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如果我没有实地去看的话,我还是持不救的观点。”他说,“目前浙江碰到的问题,不光是出口企业的问题,大批量供应内需的中小企业也面临困境。这些企业大多采用的是‘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低利润’的边缘型的发展模式。正因如此,它们能在世界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异常脆弱。”

   袁钢明认为,对于这些中小企业而言,摆脱困境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投资。而目前,试点“转正”的地下钱庄只能提供小额贷款,不能满足目前这些企业产业升级所需的大额贷款。“在日本,日元升值、成本升高时,国家会给予中小企业融资便利和支持,而不只靠中小企业的自力更生。”袁钢明说,“在人民币升值阶段,要给予出口产品升级的金融支持。”然而,一直以来,各地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都保持高度警惕。

  担心出现“断层”

   “‘就地升级’应该与‘产业转移’相结合。产业转移的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二是向省内的山区转移。”针对目前东部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魏后凯开出“药方”认为,目前珠三角部分地区已有过度开发的趋势,国家提出珠三角和长三角要成为优化开发区,就是要提高产业的档次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

   “地方政府应抓住机遇,加快产业升级,并主动引导企业转移。”魏后凯把这比作“胡萝卜加大棒”,他说,“胡萝卜”就是企业向外转移,各级政府应在要素资源、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大棒”是指提高珠三角、长三角企业的进入门槛。

   “目前最大的担心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断层’,如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从多角度、多领域都能衔接好、促进好产业升级或产业转移的话,目前出现的困顿情形就能平稳渡过。”魏后凯说。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