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PE逐利 中国须保农业安全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2日 13:24  中国经营报

  2008年7月31日,围绕农业与非农产品市场补贴与市场开放问题长达7年之久的多哈谈判再次破裂,由此,在粮食危机袭扰多国的今天,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成了各国死保的底线。

  在各国各种死保农业的背景下,外资对中国农业的大举进军,是机会还是风险?

  外资逐利本性

  对于“高盛养猪”的利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说,必须辩证来看。

  “预计高盛将定位于高端猪养殖和屠宰,这可能引起国内普通猪肉的价值发现,引领国内猪肉价格上涨。但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猪肉浪费;强调品牌、绿色、有机、品质、口感等;有助于形成一个现代养殖场和产业化的示范,摆脱长期以来家庭养殖的弊病,向现代养殖业方向发展。”

  在曹建海看来,外资进入同样有利于农村非耕地地价上扬,形成城市、乡村合理的地价比例关系,只是这样的结果是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

  “金融企业控股中国基础产业,虽然在一定时期有利于投资增加,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但可能引起过度炒作,价格控制,资金骤然撤出会给中国带来食品危机,这些要充分估计到。”

  对于中国农业潜在的相关风险,国际资深投行人士辜勤华进一步解释说,“关键是不能把粮食及其他非农产品(肉禽蛋奶等)这些涉及国家国计民生的经济命脉产业让国际资本拿走,国际资本惯常用炒作高利润、高回报的操作方式来影响产业的发展,久而久之,本国的产业就会失去竞争力。”

  辜勤华提醒,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精锐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已经使我国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逐步向依赖外国农产品进口的方向演变。2008年,我国粮食进出口首次出现逆差,给了国人一个警醒的信号。

  “现在,60%的大型的大豆加工业已经被外资控制了,我国也成了每年大量进口大豆的国家。而在非农产品市场上,以奶业为例,虽然都是在本国生产,本国销售,但实质上,奶牛及奶制品的加工技术我们都严重依赖国外。相当一部分利润已经被国外拿走了。”辜勤华说,尽管从8月1日开始实施《反垄断法》,但由于农业相关产业的集中度并不高,所以不能对外资进入实行有效的监管。

  “农业问题或农业危机会把整个金融系统,整个经济体系一并拉下水。而如果换位思考,我们拿着钱到美国,到欧洲去收购他们的农业,根本无法进入。”辜勤华说,由于相关的农业保护政策,以及国家良好的农业补贴与福利计划,欧美的农业企业主或农场主几乎没有出售的意向。

  不过,辜勤华表示,“资本以‘养猪’为起点,向整个农业产业链延伸渗透,并借助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打通价格通道,通过控制产业链来获取超额利润与丰厚回报,是资本逐利的本性使然,只要资本的运作合规,就不存在恶意与否的问题,也不能将风险归责于资本。”

  决策部门须警惕风险

  “但是,政府决策部门必须警醒,了解风险的根源所在,通过制订不同的政策,在利用资本的同时,同时化解和防范潜在的风险。”辜勤华说。

  对此,辜勤华给出了三点提醒,他认为,中国农业最大的风险在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吃饭。一旦出现大的气候危机,问题就会陡然而现。而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目前工业发展迅速,温室效应增加,自然环境变得很不正常,加上农村人口向城市化的转移,中国迫切需要在政策链条上加强对风险的防范能力。

  “其次,中国农业正处于急缺资金与技术的发展时期,外国投资者看到了机会,首先下手,掌握了资源性产业,除非我们以更高价格买回,否则很难回转。因为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与中国都签有‘保护双边投资协议’,这等于是为他们的投资上了保险。即使我们之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做出调整,也不会溯及既往。

  “再次,农业项目的分散性,收入低下,规模难成气候等特点,使得不少政府的基层主管人员,容易在关注GDP目标时忽略了农业。即使在国务院一再强调农业的当下,他们也是说的多,做的少,对于农业支持的力度,对于农业关注的问题等都存在不实在和虚假的情况。这也是酝酿农业危机的因素。”

  在辜勤华看来,政府有必要加快制定农业产业安全的防范政策,谨防国际资本对农业基础产业链及其价格的操控,更不能给国际资本留下赚得盆满钵满后骤然撤退加剧危机的可能。

  “农业具有刚性需求,属于不可复制的产业,其对产业安全的要求比工业要高出很多。我们要对外资渗透中国农业的举措保持高度警惕。在产业投资政策上,一定要把农业掌握在自己手里。”曹建海说。

  同样,众多农村问题专家也表示,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仅是通过减税,增加补贴和扶助措施来改善我国农业的现状,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这么简单。国家需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规模化生产,集中优势的资金和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加大对农业关键技术的开发。

  “要想排除或抵御农业的危机,政府需要增加一种紧迫感与危机感,就像我们现在为防范金融风险以提高准备金作为杠杆一样,对农业也要预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抵御措施,在必要时可以动用国家资本的杠杆。”辜勤华建议说。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