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输血减负:拯救浙江命根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9日 13:04  《市场导报》

  崔砺金

   尽管浙江中小企业大批倒闭的传言,已被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予以否认,但是浙江的中小企业正处于命悬一线的边缘,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

   救还是不救?——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毕竟,改革开放30年,诞生于草根的民营经济成为浙江最大的亮点,是浙江的“命根子”。它们以占全省99%的企业数量,贡献的税收占全省财政收入的六成以上,吸纳了九成以上的劳动力,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在全球经济衰退波及中国之时,由于抗风险能力偏弱,首先“遭殃”的就是这些中小企业。省长吕祖善认为,当前保浙江的中小企业,就是保经济、保民生、保大局的体现,“假如企业都垮掉了,职工大批失业,还谈什么民生,谈什么和谐?”

   问题的关键是——谁来救?怎么救?

   浙江省工商局最近推出的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办法(本报曾作过报道),成为银企之间建立资金关系的“金玉良缘”。企业有股权出质就等于有了“陪嫁”,银行有股权质押就可以下“聘礼”,工商有股权登记就等于充当了结婚的证人。办法出台后,一段时期工商部门的办公室电话打破,工作人员嗓子喊破,门口挤破。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已经股权出质30多亿股,融资15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贫血状况。同时,亦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企业对资金需求的饥渴。

   一项由浙江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局、外经贸厅、省企业联合会等部门共同完成的调研显示:银行信贷紧缩,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今年浙江省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新增贷款由2007年的1487.27亿元,同比缩减为1093.69亿元,减少了四分之一。一些企业主反映,对救命资金的渴求,就像上甘岭的志愿军,一手拿着枪,但是枪里没有子弹,一手拿着水壶,但是水壶里没有水,嘴巴里念念叨叨地说:水水水。由于从银行贷不到款,正门不开,只好走偏门,于是地下钱庄暗流汹涌。五分利、六分利,饮鸩止渴,越渴越要喝毒药,导致资金链断裂、加速企业的死亡。

   浙江的金融机构大多不良贷款率超低,几乎可与花旗银行等国际级银行巨头媲美。然而金融质量和金融环境毕竟是两回事。一旦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贷不到款,纷纷倒闭,活跃的经济细胞消失,从长远来看,也必然会损害到银行的经营。理想的银企关系应该是“百年好合”,而不是企业泪光闪闪,银行却金光灿灿。所以,浙江的各级金融机构在当下更应该确保稳健原则的前提下,多搞金融产品的创新。比如可以对那些产品有订单、还款有保证但面临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可否采取封闭贷款的方式?

   如果说,银行雪中送炭是为了给中小企业“输血”的话,那么,尽快出台减税的办法,则是给中小企业“减负”的具体举措。

   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税收完成32533亿元,同比增长30.5%。这样远超GDP的增速遭到了愈来愈多的质疑。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明确表示:“18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每年都超过20%,眼下到了该减税的时候。”人大财经委也建议,为防止经济大幅下滑,当前应提高个税起征点,对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的企业加大税收减免和抵扣,并在全国范围内尽快推广增值税转型改革,以缓解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

   在我国,相对于外资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增值税税率偏高是难以回避的现状,如果再算上民营企业税前扣除项目少和经济效益低,根据量能负担的原则,更显得中小企业税收负担重。资料显示,纺织、服装、鞋、帽等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在5%以内,由于出口退税下调,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双面夹击,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相继倒闭。因此,当前出口退税率应该细分行业,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同时,按国际通行规则,退税率应实行即征即退、征退相等,减轻企业压力。

   多留些财富给民间,一直是浙江“藏富于民”的特色。近年来,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均超过20%,明显高于经济增幅。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角度,也应逐步调整。年初省人代会确定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目标为12%,因此只要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做好“保稳”与“促调”的文章,财政增收的弦不一定绷得太紧。不能竭泽而渔,应该在财力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多放水养鱼,这才是长久之计。我们注意到,杭州市刚刚出台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地方税收财政所得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增量的50%一次性以项目资助形式扶持企业;对外贸出口企业增加财政出口退税分担比例,对困难企业缓征3个月税收,等等。更多的地方政府正在想方设法为企业缝制“过冬”的棉袄——这在当下的酷暑中成为一个紧迫的经济话题。

   中小企业是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的命脉所系,民企强则浙江强,民企弱则浙江弱。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不但为浙江的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成为中西部打工者就业的“蓄水池”,一旦这些小船在风浪里一艘接一艘地翻沉,必将危及社会稳定。应该看到,中小企业的困境不可能指望一两个部门、一两项政策就能彻底解决。真正解开困扰中小企业的紧箍咒,还需要管理层从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拿出更多的急救药,一边止血,一边输血,一边减负,帮助它们尽快恢复原气。只有这些经济细胞恢复活力,浙江乃至中国的经济复苏才会指日可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