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券日报理财问卷调查显示多数人将大部分闲置资金存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9日 06:53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蒋灿

   银行理财产品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已经五六年了,信托和基金也有了多年历史,从2006年开始的股市大牛市也唤醒了很多人的投资理财意识,人们开始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银行存款和国债不是唯一让财富保值增值的办法。为了了解目前各位投资者对理财各个方面情况的看法,《证券日报·理财周刊》日前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问卷调查。调查主要针对大家对理财的理解,对理财产品收益率、风险和流动性的预期等方面。

  普及理财仍有一段路要走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人们对理财的认识已经开始有所普及, 参与调查的200人中,有46%的人表示对理财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入甚至是很熟悉,这个数据还呈现出一个特点,就是年轻人和从事金融类工作的人对理财更加了解,参与调查的20-25岁的人员中80%以上都表示基本了解或很熟悉理财和理财产品,20%表示完全不了解理财产品的人大部分集中在中年非金融从业人员中。可以看出年轻人对理财这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更强、程度更深。

   关于对理财的关注度方面,选择率最高的选项是“有所留意”,有36%参加调查者选择。但同时也有30%的人表示完全不关心,并且有超过50%的人选择将大部分闲置资金作为银行存款处理,虽然也有34%的人选择通过股票和基金打理,但这或多或少还是受了股市这两年红火的影响,真正具有投资稳定性高、理财方向清晰的人还是较少。看来在发达国家普及度90%以上的理财行为在中国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比较关注理财的人中,有52%的人倾向于由专家来指导理财或选购理财产品,仅有3%的人选择通过财经媒体的报道来选购,这也表现出目前媒体对理财的宣传力度和专业性仍有所欠缺,需要我们努力的空间也很巨大。

  盈利能力、风险最受关注

   构成理财产品最重要的几个因素是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和流动性。在这几项中,调查数据显示投资者们最关心的是盈利能力,占全部选择的43%。另外,风险水平也得到很高关注,占40%。此外流动性则不受到重视,仅有10%的人选择。从去年和前年的经验我们也能看出,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一度受到市场很强的追捧,特别是在2007年,证券投资类产品和新股申购类产品经常出现开售一天内就告罄的情况。而在经历了今年半年多证券市场的惨烈回调以后,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也有效地得到了加强,再加上监管部门严格控制和大力宣传,高风险产品销路明显变窄。

   预期中,参与调查者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理想中的理财产品年收益应该高出同期储蓄3%-5%,以今年的利率水平来看,则理财产品收益率应为7%-9%为宜。而事实上今年发行的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6%-7%之间,略低于投资者的预期。另一方面,对于一个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储蓄4%以上的理财产品,有46%的投资者认为已经处于偏高风险区域了。那么结合这两个问题,也许我们可以估计出投资者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更为热衷,而关注风险并不代表惧怕风险,大部分投资者并不回避风险偏高的产品,只要有合理的回报即可。

  问卷反映投资者心声

   综观整份问卷,我们可以发现理财意识已经开始一点一滴的深入老百姓的人心,这让《理财周刊》的记者很是欣慰。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投资者们对理财产品抱有很高的期望。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把血汗钱交到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手中,本身就代表了他们对专业金融机构无限的信任和期盼。因此借此次调查,《证券日报·理财周刊》希望能反映出广大投资者的心声,代替他们说出对理财产品的几点希望供各个金融机构聆听,以便日后能设计出更多让投资者称心满意的产品。

   首先,投资者对本金的安全要求是最高的,因此建议机构在设计产品时也将风险的控制放在第一位。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不应只流于形式,要真正让投资者明确风险以便作出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正确决策。其次,在收益方面,大部分投资者都在寻求收益与安全边际高的产品,尽量平衡风险水平和收益水平是未来投资者所期望的,也是大势所趋。专家管理,量身定做这一点则是投资者反应最强烈的,也是目前理财市场所最不足的。大部分投资者都认为目前理财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特色。在此我们呼吁广大机构在发行产品前更多问询投资者的意见,确定目标人群,让产品有所针对,让不同偏好的人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希望将理财产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切实的联系起来,让机构倾听投资者的声音,在国内理财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扎扎实实地打下基础,为未来市场的繁荣做好准备。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