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长白山下稻花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 07:33 中国质量新闻网

  

[图文]长白山下稻花香

  延边盛产稻米,延边人也主要以米饭为主食,其中打糕等最为出名。打糕是朝鲜族著名传统风味食品,它是将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糙砸打制成,故名“打糕”。图为延边朝鲜族群众在制作打糕。冰 雪 摄

  □ 郭福金崔智勇

  虽然由于气温低等原因,已近7月末,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稻田里的水稻还没有抽穗,但是,农民们知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自从2006年12月对延边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来,延边农民们的心里越来越踏实了。

  延边州地处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所产的大米米粒饱满、晶莹如玉、柔软适口、醇香绵长、营养丰富,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种稻历史、标准化和现代种稻技术,使延边大米始终能够保持其优良的品质,成为东北乃至全国大米中的精品。

  延边州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东临日本海,西北部有高山为天然屏障,气候与同纬度、同海拔地区相比,冬暖夏凉,光照和温度充足,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延边水稻同化作用强,异化作用弱,有利于水稻光合物质的积累,稻谷营养物质积累多,生产优质大米的天然条件十分优越。延边下辖8个县、市均为国家和省级生态保护区,目前67个乡(镇)都种植水稻,种植面积5.8万公顷,年产量达22万吨,年出口500吨,共有9家引进韩国加工设备的大米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在百吨以上的就有两家。

  1868年,延边州开始种植水稻,主要有粳稻和糯稻两大类。1906年朝鲜族农民在和龙市勇智乡大教洞开掘了长达1308米的渠道,灌溉了33公顷水稻田,并获得较高产量,从此延边地区的水稻田面积逐年增加,成为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水稻产区,出产的大米举世闻名。清末,延边龙进市开山屯专为皇宫贡米。

  为进一步提升延边大米的质量,从1999年开始,该州质监局先后制定了《延边无公害优质大米标准》、《延边无公害优质大米栽培技术规程》,率先在和龙市东城镇建成延边无公害优质大米标准化示范基地;2001年延边平岗牌大米被评为同类产品中吉林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省级名牌;2003年,延边州建成吉林省第一家农产品检测技术机构———延边州农产品检测中心,为延边生产无公害优质大米提供技术保障;2005年,国家标准委公布的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中,延边大米榜上有名。

  1999年,即第二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下达的第二年,延边州质监局就制定了延边稻米的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走上了农业标准化道路。从选种、栽培、田间管理到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延边稻米的全部生产过程第一次统一在标准之下。仅以选种为例,几年来,农业部门严格按照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要求精心筛选;龙头企业创办的示范园,每年选出2~3个优质品种在基地进行推广种植。到正式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时,优良水稻已经过了两三年的试种。

  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朝鲜族居民有着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延边人为了追求产量,也曾经在这片沃土上使用施用化肥,喷洒农药。走上农业标准化道路之后的延边人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使水稻生产全过程达到无污染、无公害标准。2002年和2003年,继和龙市后,敦化、汪清、图们、龙井、安图、珲春等县市相继实施了延边优质大米的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相继建立了优质稻米基地。

  现代农业离不开农药、化肥,但是,为了使延边大米达到无公害标准,延边州质监局会同农业局组织科研人员对“神农液”和“沃土复合肥”进行攻关。“神农液”是从农副产品废弃物如秸秆、稻壳中提炼出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与少量低毒农药复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营养液;“沃土复合肥”是提取神农液的剩余物配以适量化肥混合而成。延边稻米的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实施后,经和龙市东城镇在平岗平原稻田的试用,化肥、农药都控制在最低程度。如今“神农液”和“沃土复合肥”已成为延边水稻的主要肥料。可喜的是,长期投入使用“神农液”和“沃土复合肥”,水稻田里出现了蝌蚪、蚯蚓等动物。

  延边稻米的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中,为优质稻米设定了一系列技术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适时监测,关系到示范区建设的质量,也是延边稻米产区能否最终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关键。2003年,延边州政府在州质监局建立了延边州农产品检测中心。由检测中心、龙头企业、农技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牵头的州、县、乡3级技术推广网络已经建成。在正式成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之前,延边以稻米为主导产业的乡镇,实现了村村有示范田、屯屯有技术员、组组有示范户的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体系。

  延边大米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对提高延边大米的市场知名度,增加稻农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吉林众鑫米业绿色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加贴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后,销售量和售价都有了明显提高,预计销售量比2006年增加1000吨,每吨售价提高400元。《中国质量报》

佚 名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