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绩看引资,产品靠合资
■本报记者 杜悦英
“自主七分,认真十二分,苦练十分,创新五分。”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Cross-MPV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给处于发展“拐点”的自主汽车企业开了这样一副“药方”。
在该论坛上,郭孔辉全面分析了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弊病,并点明了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
问题与挑战
郭孔辉介绍说,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和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受合资品牌进军小排量汽车和“降价潮”的冲击,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遭受严重威胁。
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产品仍然以小排量车为主,但是2007年排量小于1.3L的车型共销售73.0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1.6%,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场占有率下降了3.7%;而排量小于1L的车型,仅销售25.17万辆,同比下降30.9%。目前微型、小型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增速已经降至各类汽车的最低位,占乘用车总销量的26%。油价飞涨,省油的小排量自主品牌车的增长速度反而下降,这种现象引人深思。我国自主品牌的危机已经开始出现。
与此同时,国III标准全面实施,钢材大幅涨价,劳动力成本直线上升,以及工业产品出厂价格连续走高,自主品牌的成本优势在逐渐弱化,人民币汇率的逐渐升高也给自主品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单车价格下降、利润不断压缩的前提下,如何控制成本,保证质量,是自主品牌面临的考验。
困局原因
郭孔辉总结说,自主品牌常常是“未老先衰、昙花一现”。在实力强大的跨国品牌包围中,自主品牌凸显了不少痼疾。
痼疾的成因,一是长期的“引进消化”政策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没有认真消化吸收。二是指导思想有问题,“政绩看引资,产品靠合资”,大企业养成依赖习惯,丧失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小企业则很难得到国家的政策、资金扶持。三是文化与社会根源。郭孔辉认为,社会上依然存留着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中崇洋媚外的心态,乐于依附外方。而另一些人对自主品牌发展感到悲观,则与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凝聚的自卑心态有关。此外还有浮躁、虚夸、畏难情绪,都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
如何变革?
郭孔辉认为,自主品牌当前在科技投入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的产业背景中,强行与国际接轨,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他表示,自主品牌要慎重发展,尽快跟国际接轨,又必须考虑到国内民族品牌能够承受的限度。
其中,自主品牌实现自主创新应该形成几个合力。首先是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合力,主机厂应该与供应商共存共赢,拼命挤压下游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影响零部件供应商的生存是不足取的,要发展,必须要共赢。
其次是“官产学研”的合力。政府要有积极扶植政策,配以院所辅佐,主体应该到位。郭孔辉建议,政府的公车采购应大力支持自主品牌。
再次,自主品牌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外和国内两个资源,并且与时俱进。国内外的技术差距在逐渐缩小,应多采用国内技术,锻炼国内队伍,不必一味媚外。
最后,要正视品牌打造的难度。品牌投入包括诸多方面,在品牌树立的初级阶段投入量大会使企业品牌发展效果明显,而到了高级阶段,效果显现较慢,在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自主企业的投入及在产品开发上所做的努力要更有针对性。
此外,郭孔辉还提到了人才问题。他认为,在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知识的获取相对容易,需要数量不多的知识面“宽而浅”的人才;而到了品牌发展高级阶段,知识获取相对比较困难,就需要数量很多的“窄而深”的人才。对于某些“海归”在自主车企的“不适应”,郭孔辉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海归”在国外的企业相对处于“高级阶段”,知识分工非常细,是“窄而专”的,而国内自主品牌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的多是“宽而浅”的人才,因此二者不“搭调”也就不难理解。
政策支持层面,政府要制订能拉动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的政策,以市场为纽带,以经济为杠杆,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郭孔辉总结说,在跨国车企的围追堵截下,自主品牌必须脚踏实地,积极努力,获得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美誉度,方可迎来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