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有资格嘲笑罗杰斯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2日 23:42  中国经济时报

  ■本周视点■张东臣

   就像马克·吐温的猫一样,“一旦被热炉子烫过一次,便不会再去碰任何炉子,即使是冷的炉子也一样。”

   最近,股票投资者受到了嘲笑,价值投资更是如此,就连热衷于“中国股票”的国际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也不例外。他因为没有在高位及时卖出,而被嘲笑坐了“过山车”,并陆续遭到各种质疑,其中许多质疑还是来自“专家”和“主流”证券媒体。

   然而,“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我认为,眼下最需要反思的恰恰是那些质疑者自己。

   “逢低买入,长期持有”,罗杰斯只不过是践行着自己的投资理念。何况,他所买的“中国股票”也是B股、H股、S股,以及在美国买中国公司发行的ADR,它们一直都比A股便宜,也没有像A股那样疯狂。

   在罗杰斯看来,因为长期看好中国经济,所以只要找到价格便宜、有潜力的板块,在股市低迷时买入,未来就一定会得到一笔可观的财富。可是,对于市场中那些急功近利的多数人来说,此刻却没有足够的耐性。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们理想中的大师最好是“今天买进,明天涨停”。可惜,除了神仙和骗子,没有人能做到。大师给自己设的标杆更低,罗杰斯经常拿自己开涮,说自己是全世界最糟糕的“短线交易员”。于是,人们失望了。

   在中国,热衷或擅长刀口舔血、火中取栗者太多,他们偶然成功就会忘乎所以,就会笑别人抄底过早、逃顶过晚,就会跳出来与大师叫板。

   从公开信息来看,这些质疑者的提问都太失水准,甚至基本素质也令人怀疑。

   “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娱乐明星,我一直是一个向大家解释投资的教授。我无法控制所发生的一切,与这些不理解我、扭曲我的意思的人打交道实在令人厌恶。”罗杰斯苦恼地对媒体说。

   我想,他的苦恼不是有人肯花大价钱请他,而是请他来“对牛弹琴”,或者说是看到人们在“焚琴煮鹤”,而他就是那“琴”、“鹤”。

   用巴菲特的话说,“罗杰斯对市场大趋势的把握无人能及”。

   如果你真的了解罗杰斯,就会知道这绝非溢美之词。“国际投资大师”这一称号,他当之无愧。无论是过去的辉煌经历,还是近些年来的预言及投资行为,无论是对世界经济、全球货币、商品市场,还是对他所热衷的中国经济、中国股市,事实都证明——“罗杰斯对长期趋势的把握无人能及”。

   像他这样一位30多年前就纵横华尔街,有着欧美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28个国家投资经验,并多次取得巨大成功的大师,像他这样一位当过金融学教授,曾两次环游地球,通过实地的商业调查来作出决策的独立投资者,像他这样一位在许多方面甚至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更能读懂中国的65岁老人,难道就没有值得中国投资者学习的地方吗?

   如果你确已对投资真谛有所领悟,如果你读过他的书,如果你仔细聆听他的每一句话,思考其中深意,就一定会感受到他功力深厚,名不虚传。

   大师就是这样,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字字珠玑。他的知识、智慧、经验,他的独立思考、知行合一、坚定不移,他的简单、质朴、平易近人,都令人自叹弗如。

   大师像一面“镜子”。如果我们面对面还没有向他学到任何东西,对真理无动于衷,而对自身缺陷熟视无睹,那只能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如果我们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在脑海中早已先入为主的答案,而反过来抱怨、嘲笑、怀疑,那只能证明自身的无知、自负、浅薄。

   让大师级的人来中国做投资者教育工作是奢侈的,却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因为,这个市场太需要醍醐灌顶式的启蒙教育了。大师受到的嘲笑越多,就越说明其必要。

   中国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告诉人们不要迷信。可现代许多人却是只疑不思,也不学,往往是不读书本,不通历史,不做调查,不顾事实,先插上“否定”、“打倒”的飞镖,再去画上“怀疑”的靶子。

   总喜欢拿“特色”说事儿,也很容易极端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没有依据就“扣帽子”、“打棍子”,什么“国际黑嘴”、“阴谋”、“忽悠”……一张嘴就判决,这种文革式的作风不仅现实中常有,而且更是在媒体、网络上大行其道。

   罗杰斯在其著书的扉页引用了两句话:一句是孔子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一句是毛泽东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可见,罗杰斯在学习中国文化,并用之来诠释他对投资真谛的理解。

   我们中国的投资者和媒体呢?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中国足球,无论是施大爷、霍大伯,还是米卢大叔,我们总是抱怨“洋教头”念不好“中国经”。作为“新入校门的学生”,我们就不能多一些自省吗?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