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家外汇局:“中国无热钱说”不代表本局观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5日 01:30 第一财经日报

  针对《中国经济周刊》日前一篇关于“中国没有热钱”的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昨日在其官网发表声明:该报道中引述观点不代表其观点,外汇局将继续加强和改进跨境资本流动监管。

  《中国经济周刊》在近期的一篇报道中称,“ 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7月7日接受该刊记者采访时表示:“1.75万亿的热钱超过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统计方法很不科学。如果做热钱统计,首先要按照国际标准(在资本项目下快进快出的资金)进行,他(张明)不按国际标准计算,而是按自己的方法算了一个数字。”

  报道中所称的“1.75万亿热钱”,源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和本报记者徐以升近期发表的一份报告。该报告认为,2003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流入我国的热钱合计1.2万亿美元,热钱利润合计0.55万亿美元,二者之和为1.75万亿美元。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仅为119亿美元,单月增量创下2006年3月以来(含)外汇储备单月最低增量。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18088亿美元。如果考虑到6月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以及主要商业银行用外汇缴存款准备金这一因素,6月份实际外汇储备增长可能仍在500亿美元以上。

  央行反洗钱局局长唐旭曾以学者身份在《金融研究》撰文发表个人观点称,热钱具有“高短期流动性”,由于我国存在资本管制,绕道而入的投机资金缺乏短期流动性,不宜称为“热钱”,可称之为 “长线投机资金”。其计算显示,1999年到2005年长线投机资金规模总计上限2939亿美元。该文还指出,长线投机资金的流入渠道不仅是贸易渠道,更为合理和全面的描述是境外资金通过FDI进入境内。

  目前被广为引用的“热钱”估算框架,多以“外汇储备-贸易顺差-新增FDI”为基础,之后再考虑外汇储备转移到中投公司、商业银行以外汇缴纳存款准备金、外汇掉期交易以及汇率变动等各种因素。经过类似的调整之后,美国研究机构SMRA的一份估算报告显示,6月份“热钱”流入约为148亿美元。

  有学者并不认同上述算法。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近期一份研究报告中以资本项下“其他投资”为计算基础,将该项按照主体分为境外主体和境内主体两部分。

  他将较难纳入监管视野的境外机构资金流入计入“热钱”,扣除其中通过QFII流入的资金,减去香港居民人民币存款带来的资本流入,再加上经过汇率变动调整后的“错误与遗漏”项下的资本流入,计算出的结果是,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前五个月“热钱”规模分别为810亿美元、400亿美元、700亿美元和510亿美元。

  不过这一计算方法没有对贸易项下和FDI项下“热钱”进行计算,而“热钱”计算争议的焦点也正在于这两项。就在7月2日,外汇局、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推出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该系统于昨日起试运行。

  本报记者了解到,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自酝酿、调研到正式宣布实施,历时不过三四个月,而就在4月19日,国务院曾召集多部委,就“热钱”监管进行讨论研究。


邱壑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